【寻访红色印迹】胶东东部革命知识分子的摇篮——七乡师

2020-10-30 14:58:5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霄雁 威海报道

  走进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整齐的教学楼宏伟大气,整个校园在清晨的日光里显得温馨而美丽。操场上,学生们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文登师范学校有着90年的红色校史,它的前身是第七乡村师范学校(七乡师)。这里曾经是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红色力量,点燃革命火种的学校。七乡师曾为胶东各县地下党的联络中心,它的存在为胶东革命斗争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还没入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七乡师是在这里成立的。”“历史上出过不少优秀的人才呢,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就在这里读过书。”“他们都是我的师哥师姐!”“能在这样一所学校就读我觉得挺自豪的。”早训结束后,新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围住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从最初2.33万平方米的“七乡师”扩建成现在8.4万平方米的文登师范学校,从最初的走出校园面向群众传授文化知识,宣传进步思想,到现在授业解惑,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改变的是层楼迭起的校舍,不变是“七乡师”培育良才,传递正确价值观的核心使命。

  抗战学校齐心打造

  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不仅是七乡师的后世更是它宝贵精神的继承者。至今七乡师的故事还在师生中口耳相传,学校高级教师吕孟军对七乡师的历史倒背如流。他介绍,1930年,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指令文登县筹建省立第七乡村师范学校。建校用了35000元,这些钱在牟平县、荣成县筹措了5000元,剩下的文登县自己就掏出了30000元,这对于当时的文登县而言是一笔巨款,但是只要事关教育,多少钱也在所不惜。

  直到1932年2月,党在七乡师的活动才真正开展起来。中共党员于云亭与妻子汤成久受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的委派,由济南来文登筹建省立第七乡村师范学校,开展党的工作。他们与中共文登第一个党小组党员组建了中共文登特别支部。1932年9月,成立中共文登第一届七乡师党支部,隶属文登特支,谷牧任书记,丛烈光、邢礼文分别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七乡师党支部的成立,加强了党对文登、荣成、威海工作的领导,文登特支也逐步被乡师党支部所取代,一度被誉为“红七师”。 此时,抗战学校已经在革命斗争中初步崭露头角。

  为启发学生的爱国觉悟,壮大党组织力量,七乡师成立了“反帝大同盟”“新文艺研究会”“互济会”等进步组织。同时,到农村组织“农友会”,建立“农民俱乐部”,办起简易小学和农民夜校,一面传授文化知识,一面宣传抗日救国真理。七乡师还印发《告胶东工农群众书》,进一步扩大了党的影响,为革命斗争的开展打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33年5月,中共党员于洲以七乡师总务处庶务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中共胶东特委与中共北方局的交通工作,并担任学校教职工党小组组长。从此,七乡师成为胶东各县地下党的联络中心。

  守得云开接力前行

  在吕孟军的描述中,记者得知,七乡师建校后,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其中学校还曾一度被毁,师生四散,但怀有“铮铮傲骨”的七乡师硬是在这样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中努力坚守,终见新中国成立的灿烂暖阳。

  时间追溯到1937年11月,日军入侵中原,文登乡师奉命南迁至临沂。当七乡师70余人南迁行抵临沂时,遭日军飞机轰炸,学校被迫解散,师生流离失所。

  此后,文登地方抗日民主政府和乡师部分成员仍不离不弃,不遗余力办师范教育。仅1941至1949年间,在文登师范学习的学生有1400多名,七乡师为胶东乃至全国的解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革命青年和进步青年。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恰逢今年是我们建校90周年,趁着这个机会,学校的校史馆正在重新修缮,修缮好后,校史馆内容将更加详实,方便师生们了解校史瞻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文登区政协委员、文登师范学校学生处副主任王锐告诉记者。

  90年来,文登师范共培养各类毕业生两万余名,造就了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优秀教育人才。从这里先后走出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上海市原市长王一平、海军中将宋鸿文等党政军领导干部,走出彭昭俊、王润滋等著名专家学者,学校被誉为“东陲教师摇篮之花”。

  “红色教育催人奋进,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近年来,文登师范学校多次开展以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的大型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谷牧旧居、刘公岛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牢记老一辈“七乡师”的红色革命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七乡师是培养和输送红色革命力量的摇篮,在当代文登师范学校不忘初心,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怀揣七乡师的红色信念,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社会,在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上谱写新的篇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程永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