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逆向技术”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手术

2022-09-07 16:38:30 来源: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作者:

  近日,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心内科以逆向导丝技术成功完成一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手术。该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又有新突破。

  据悉,患者为70多岁的老年男性,于一周前活动后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到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心内科诊治,门诊给予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改变,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收入院后造影显示,患者右冠脉近段100%完全闭塞,为CTO,闭塞时间较长,手术难度较大。

  心内科主任朱华强在详细了解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后,决定为患者行血运重建治疗,并制定了周密的介入手术方案,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朱华强先是采用正向介入治疗,由于病变复杂,闭塞时间长,正向导丝进入内膜下不能通过右冠脉闭塞段。随后他又启动逆向介入治疗,整个手术时长2个小时,最终逆向导丝通过了右冠脉闭塞段,开通右冠脉并植入支架,术后患者病情稳定,胸闷病症未再发作。

  逆向导丝技术操作较为复杂、难度大,对手术操作者要求极高。“传统的介入技术是前向导丝技术,但成功率较低,而逆向导丝技术的应用提高了CTO的成功率。”朱华强介绍,逆向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支冠状动脉闭塞后,从另一支向它发出侧枝循环的冠状动脉送入导丝,沿侧枝循环送入闭塞血管,从闭塞病变的远端逆向开通CTO病变。据了解,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闭塞在3个月以上的病变,由于闭塞时间长,且经常合并钙化、迂曲,治疗难度大,被誉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后保垒,有很大的难度与风险,能够开展该项手术也是对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充分肯定。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后,医院从制度层面、人员配置、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方面多举措并行,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及精英骨干,建立了规范化的急诊胸痛临床诊疗路径,同时优化就诊流程,畅通“胸痛”绿色通道,实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无缝对接,为众多胸痛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为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威海市立第三医院胸痛中心还与崮山、西苑、皇冠等基层医疗机构及社区协作,成立胸痛中心区域系统救治网络体系。同时,为减少急危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心内科团队还多次开展胸痛相关知识培训,普及急性胸痛的正确预防和处置方法,进一步推进胸痛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立体化建设。

初审编辑:宫正

责任编辑:王陆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