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精准扶贫民丰模式:双轮驱动助民富 燕麦走上扶贫路

来源:   编辑:   2017-07-13 19:12:00   作者:

  

民丰种业实验室

民丰种业基地

  大众网乌兰察布7月13日讯 ( 记者 王景成 ) 一个种业公司,带动附近6000余农民走上致富路,每年为农民提供7万吨优质种薯。7月13日,“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民丰种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4年多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实现产业扶贫的各项政策措施,以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着力点,精准选择适合地区特点的扶贫产业,通过大力开发当地的燕麦快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探索出又一条新的路子。

  据了解,在历史上,乌兰察布市一直是中国燕麦的主产区,该地区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是全世界著名的黄金燕麦原产地之一,尤其是包括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卓资县在内阴山南北一带的燕麦全国有名,是我国燕麦原粮最好的产地,也是有机燕麦种植的首选地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地区,到2016年,全市11个旗县区中仍有8个国贫旗县、1个区贫旗县,是贫困旗县比较集中的地区。目前,乌兰察布市共有耕地面积1300万亩,其中旱地面积占比70%--80%。燕麦作为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优势农作物,耐寒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通过产业化开发,创新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对于调整旱作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对于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必将会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作为乌兰察布市“三件宝”之一,长期以来,燕麦一直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农民种植燕麦多数使用的是传统自留种,亩产约为150-200斤,价格1.3元左右/斤,亩产值最高不超过260元。由于种植燕麦的比较收益低,使得不少农民逐年减少或放弃了燕麦的种植,再加上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原料供应不稳定、加工业技术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乌兰察布市燕麦产业化开发程度的提高。

  为了促进贫困农民在产业开发中实现增产增收,民丰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扶贫方式,拓宽扶贫渠道,引导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公司不仅在流转来的10万亩土地上合理安排马铃薯种植,而且还在头一年种植过马铃薯的地块上轮茬种植优质的燕麦种子,为农民提供高产高效的国内一流品种,主要采取“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模式,实现燕麦的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通过“反租倒包”、“承包经营”、“订单种植”、“担保贷款”、“统一农资供应、收购”、“聘民为工”、“免费培训指导”等多元化的帮扶模式、流转水地5000亩、旱地3万亩,共涉及1400户农户。2016年在11个乡镇燕麦订单签约45000余亩,亩均产量达230斤,亩均收入280元,涉及农户4500户。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选择好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个产业,并进行深度开发,而产业化开发离不开深加工链条的延伸。2015年,民丰公司依托中国燕麦的黄金产区乌兰察布阴山南北优质丰富的燕麦资源,以察右中旗为中心规划建设自治区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燕麦产业园。园区规划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460亩,重点建设燕麦米、燕麦片、燕麦乳、速食产品等燕麦深加工系列产品以及与产业配套的仓储、包装、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体系。目前已完成总投资2.4亿元,一期3万吨燕麦原粮仓储库,二期年产2万吨燕麦米生产线,以及与项目配套的厂房、办公楼、食堂、宿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年产3万吨燕麦片、6000吨燕麦粉生产线即将完工,今年6月底试运行。三期年产3万吨燕麦粥、4000吨燕麦糊、2000吨膳食纤维咀嚼片、10万吨燕麦乳加工生产线及相配套的农用物资、农机交易市场及物流运输服务中心也将于2018年底全部完工。

  据悉,预计到2018年,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燕麦产业园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发展燕麦订单农户15700户,面积40万亩,直接带动6.2万人增加收入,解决当地就业300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约40亿元,利税约5亿元,直接带动约6万多农民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变地域资源优势为特色优势。

  脱贫攻坚,根在农村,命在农业。作为贫困旗县比较集中的地区,贫困人口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7%,农业产业扶贫无疑是这一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虽然脱贫的路上任重道远,但扶贫龙头——民丰公司结合乌兰察布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实施“马铃薯+燕麦”双轮驱动战略,在优、精、特上下功夫,致力于将马铃薯和燕麦打造成为乌兰察布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在完善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思路和道路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