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威海国际海商中心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8-05-14 10:27:00   作者:

 各级领导参观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 

  大众网威海5月14日讯 (通讯员 张景昱 记者 王景成 刘爽) 近年来,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商中心)依托优势海洋商品资源,以“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产业升级”为己任,充分发挥在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互动中的纽带作用,着力打造集商品贸易、物联网金融、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交易于一体的大宗海洋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成为威海市乃至全省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样板。

  打造海洋商品交易特色平台,助推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海商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同年8月开业运营,是经山东省金融办批准设立的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唯一的大宗海洋商品交易特色平台。海商中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开启海洋商品交易特色平台的创新之路。海商中心业务涵盖大宗贸易、产业融资和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交易三大板块,通过强化平台支撑,为传统企业提供现代化采购与配售服务,助推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海商中心发挥平台经济优势,创新订单交易、产能预售等贸易模式,通过互联网+实体产业模式,把从生产、分销到终端零售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建设原产地垂直销售终端渠道,打破中间商垄断,提升企业利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帮助企业从“卖资源”到“卖商品”升级,进而将海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海商中心先后在郑州、西安、上海等地建设直购体验店,在成都、武汉等节点城市布局协同仓体系,满足终端批发商少量多次采购需求。2017年海商中心完成大宗海洋商品线上贸易10.23亿元,注册交易会员近千家,其中域外企业占比近40%,并以运营商角色参与食材供应链,服务企业包括重庆涪陵榨菜、湖北周黑鸭等。

  海商中心深入挖掘产业融资需求,创新动产质押融资新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加油助力。目前海商中心已完成靖海集团、泰祥食品、鑫发集团等7个监管仓库标准化改造,可视化监管库容超过1万吨;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已获得威海商业银行、荣成农商行、烟台银行、日照银行等7家银行业务准入,通过拓展产业链客户,2017年完成鱿鱼、鱼粉等质押融资近亿元。

  海商中心顺应现货行业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2017年12月21日获得山东省金融办正式批复订货权排期交易模式创新试点,成为现期之间市场试点近五年来第二个获批的试点交易模式,提高了海商中心在同类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召开价格指数研讨会

  抓住发展品牌经济牛鼻子,叫响“荣成海鲜”区域公用品牌

  海商中心着力打造品牌经济,受政府委托,协同锻造“荣成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开设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荣成海鲜”旗舰店,开展全网营销,通过线上运营带动线下消费,构建原产地商品直达餐桌的垂直营销网络。同时,对符合标准的企业产品统一背书“荣成海鲜”标识,提高品牌辨识度,并实施“一物一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产品质量溯源,通过品牌经济与平台经济的融合发展,推进荣成海鲜品牌输出,提高荣成海鲜整体附加值。

  提升价格话语权,抢占市场制高点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虽然荣成海带占全国海带产量的半壁江山,但却由于缺乏定价的话语权,导致在市场竞争中整体处于劣势。为抢占荣成海带在全国市场的竞争的制高点,海商中心作为荣成海鲜价格指数运行和发布主体,协同省、市物价局,共同编制涵盖21个细分大类的荣成海带价格指数,发挥海带价格运行“晴雨表”和“信号灯”的重要作用,提升荣成海带价格话语权。

  目前荣成海带价格指数已在山东省物价局价格指数发布平台试运行,下一步海商中心将依托该类指数,积极研发指数衍生产品,探索发展“指数经济”新业态。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根据现代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海商中心利用海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资金,建设线上供应链融资等平台,联合优势企业搭建冷链物流体系,以点带面,提升服务功能,为传统海洋渔业旧动能转换为现代海洋产业新动能加油助力。

  同时,海商中心将扩大动产、仓单、应收款等质押融资规模,金融监管仓库库容达到2万吨以上,加紧与京东金融及信托、基金等合作,构建初具规模的“海洋产业基金”。

  乘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东风,海商中心综合平衡大宗贸易、物联网金融、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交易等业务,推动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结算中心和数据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努力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