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2021-01-13 15:32: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江明霖 通讯员 白宇森 梁全成 威海报道

  2020年,威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省内率先启动、创新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效:立体化、全天候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宣传教育方式深入人心,穿透式、督导式行政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常态化、制度化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属地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压实,存量风险处置速度不断加快,增量风险得到严密遏制,非法金融广告传播链条有效阻断,群众信访数量大幅减少。年内新立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人数实现“三降”;“零发案”区(县)占比56%,陈案审结压降率达80%以上,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省内率先稳妥完成本地法人P2P平台出清任务;913家投资理财类中介机构实现100%比列排查并纳入动态管理,已劝导注销、吊销、列入异常机构达430余家。2020年12月初,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专门听取了威海市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威海市专项整治行动做法,对威海市相关经验以专刊形式予以全国推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来,威海市牢牢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统筹兼顾金融稳定与发展、严惩违法犯罪与保护群众权益之间的关系,紧紧围绕监测预警、宣传教育、案件处置“三个关口”靶向发力,突出“经略共建、携手联防、高压严打、强稳固本”四项原则,全面实施机制建设、预警防范、风险排查、打早打小和属地维稳“五位一体”战略,切实做到建的好、防的密、查的细、打的准、稳的住。

  “共建”搭台,处非机制运行更有力

  统筹谋划,齐抓共管,创新采取“固定+抽调”模式,探索形成“1114N”工作机制。即:“1”个总体实施方案。出台了《威海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1”套组织领导体系。充实完善政法、网信、公安、金融、信访等36个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下设监测预警、风险处置、信访维稳、宣传教育四个小组,确保工作高效开展;“1”个工作专班。从公安、市场监管、金融、住建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形成专班,脱产集中办公,统筹各项工作。其他单位明确专人负责,随时抽调联合执法;“4”个专项行动。将防范金融诈骗主题宣传活动、非法集资及非法放贷专项排查、非法金融广告专项清理、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4个行动纳入整体工作,统一部署、共同推进。“N”个长效机制。建章立制、夯实基础,立足地方金融监管主责,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好处非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能,牵头建立月度排查、季度总结、定期会议、风险研判、信息报送及台账管理机制;依托“省金安工程”和“六治一网”平台,联合政法部门建立完善“天罗地网”立体化监测预警机制;会同行政审批等部门完善涉金融类机构注册、变更、注销联合评估机制;联合人行、公安部门建立反洗钱系统资金账户监测机制;联合银保监部门建立银行网点“最后一道防线”机制;联合公安、法院、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非法放贷抵押信息分析研判机制;联合住建、人社、民政等部门就社保代缴、长租公寓、养老等行业风险建立联合预警提示机制;联合法院、检察院推动陈案积案处置进入快车道,建立了“局院合作”机制;联合住建部门依托“红色物业”创建,完善了商务楼宇准入预警机制;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完善了投资理财类公司“双随机、一公开”100%比例执法检查及非法金融广告长效排查清理机制。

  “联防”强基,源头控制迈上新突破

  按照“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思路,突出特色化、精准化宣传。坚持党员引领、党群联动,积极构建“红色防线”,号召威海全市广大党员签订《拒绝非法金融活动承诺书》,发动威海市基层党组织开展“防范金融诈骗—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830余场。利用好金融网点“最后一道防线”,创新“金融夜校”“厅堂微沙龙”“登门入户”等宣传形式,将防非宣传有效嵌入人口普查、社情民意调查、5.15打击经济犯罪宣传季、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中,相关做法被省处非办网站以及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国商网、消费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登推广。结合防疫抗疫形势,组织抖音短视频大赛、有奖知识问答、防非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广泛推广“防非知识VR展馆”微信程序,创新搭建“移动随身小课堂”,精心制作“微系列”科普作品70余个,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宣传阵地以及500余辆公交车、800余处建筑围挡等“精致城市名片”实施常态化宣传、精准化推送。此外,完善联合评估机制,丰富窗口指导方法,明确涉金融关键字样32个,规范企业设立、变更程序。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开设“投资者警示教育”专栏,建立“公布正面清单”和“负面风险提示”制度,编制获得相关业务许可机构名录,及时对重点行业领域风险进行社会面提示,方便群众查询,引导公众理性选择投资渠道。今年来,威海市投资理财类机构规范设立2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80%。累计发布预付卡、虚拟货币、养老、购物返利等领域社会面风险提示11次。

  “深查”细研,驾驭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等信息渠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天罗地网”立体化监测排查格局。一是依托“反洗钱”系统及“金安工程”监测大数据平台,及时分析、核查、处置P2P、房地产、旅行社、私募基金等领域高、中、低三级预警线索23条。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线上和线下综治网格一体统筹优势,搭建网络举报窗口,开设微信、支付宝手机APP举报通道,创新开通“个人投资理财风险咨询公益服务热线”,年内收集并答复问题线索57条,有效防止群众误入诈骗陷阱;修订了举报奖励办法,首次创新实物奖励模式,降低奖励门槛,核实发放奖励资金2笔2500元、实物奖励价值8000余元。二是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等手段实施“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全年累计排查投资理财、私募基金类公司1020家,逐企签订《拒绝组织参与非法集资承诺书》,区分实业投资领域、失联、空壳、税务异常等类型,综合施策、分类处置。目前,列入异常名录356家,刑事打击73家,督导注销90家,集中行政吊销16家。排查教育、民政等重点行业领域机构4188家次,纳入风险动态管理台账企业60家。三是以“贷款”“理财”类广告为排查重点,积极利用线上媒体、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以及执法人员线下监测等手段,对威海市14家电视、广播、报纸,10家互联网网站、移动APP广告企业进行大密度排查、常态化监测。全年累计监测涉金融广告5万条次,行政约谈、警告相关广告发布主体及企业600余家次,移送公安3家。

  “严打”开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强化政法、公安、金融、司法部门联动,围绕盘活资源、处置资产、追赃挽损等工作重点,主动作为,勇于探索,积极推动行政调查创新,带动研判分析升级,驱动侦查打击、审判发力,形成高压严打震慑态势。在国家处非条例迟迟未出台的背景下,坚持提前谋划、及早布局,探索制定联合执法询问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整改通知书、案件移送函等检查文本,做到留痕留印。坚持“严格遏制增量、依法化解存量”的工作原则,由处非部门牵头、司法部门把关,年内累计督导养老、房地产、私募基金等领域20余家机构主动清退集资款达2.2亿元,涉及2300余人。按照“能退尽退,应关尽关”的整治原则,督导纳入整治范围的本地2家P2P平台压降业务存量1.3亿元,资金清退率达100%,全省率先并稳妥完成市场出清。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运用联合办案、简化流程等超常规举措,全力快侦快破、早审早结。2020年,威海市陈案积案(统计口径为截至2017年底案件)剩余4起,压降率达81%,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威海市存量案件侦查终结38起,存量案件侦结率达70%以上;集中攻坚破案8起,挽回经济损失2036.8万元,破案数上升60%。案发势头明显遏制,年内新立案件13起、涉案金额1.38亿元、涉及人数1600余人,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减少65.6%、68.1%、82%。

  “强稳”固本,社会稳定取得新成效

  注重诉求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优化整合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仲裁、法院援助、法律顾问等各类矛盾纠纷化解职能和资源,积极开展非法集资领域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线上,积极推动智慧调解系统建设,积极与网格化治理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2348公共法律援助热线平台等有效衔接;在线下,依托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综治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以案释法”政策宣讲轮训活动,积极打造“非法集资案件诉讼纠纷受理调处中心”,构建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分类化解、联动处置化解模式,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来,涉非法集资案件群体到市、县集体访31批、53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5%和84%,年内未发生到省进京集访问题,保证了春节、两会等重大敏感时段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在山东省防范处置非法集资社会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考核中,威海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等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景成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