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山东县市发展前十名,九个在胶东!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   2017-12-04 14:41:00   作者:

  12月3日,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发布《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山东省县域科学发展评估与排名》,首次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山东县域发展进行了考察,并分别以排名和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16个县域人口负增长

  胶东占了12个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山东大学此次发布的《山东省县域科学发展评估与排名》报告中,山东省县域人口整体而言并不乐观。

  根据报告,截至2015年末,山东省总人口9847万人,所辖县和县级市人口总数6588.6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6.9%。县域人口仍占山东省人口的绝大多数。

  截至2017年10月,全省共有83个县和县级市(分析数据截至即墨撤市划区之前,所以即墨依然在排名中)。2014年至2015年期间,83个县中有16个县人口负增长,其中禹城市人口减少比例达到1.13%;有69个县人口增长速度低于1.17%的世界平均水平,仅有14个县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人们传统中认为的经济发达的地方一般是人口净流入的情况不同,报告通过分析发现,胶东地区人口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在16个人口负增长的县中,胶东占了12个。相对而言,鲁西南地区出现了人口较高的增长。

  “胶东地区较发达的县大多数是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因此,在外地工人回流原籍,以及本地工人向城市中心区迁移两种压力下,普遍面临着人口流失的现状。”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段昊博士分析。

  报告中提到,山东近年来各市普遍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张。然而从现有的人口增长率来看,人口增长的速度难以跟上城市扩张的步伐,若未来不能有效地吸引人口向中心城市转移,将很难避免产生许多“空城”。

  青烟威潍四市

  发展指标整体靠前

  在这个山东县域发展排名报告中,分别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山东县域发展进行了考察。本研究也是首次以五大发展理念创建评估山东省县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科学测度山东省县域发展的综合水平;数据采集上,除了政府公开统计数据和网上抓取的公开数据,还采用了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内部设计和采集的调查数据。

  分析发现,无论是整体排名还是各个要素排名,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所属的县市优势都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从县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程度、县域开放程度、共享发展程度等各个指标来看,排名虽有所出入,但整体都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除了青烟威潍,省会济南及淄博周边部分县市发展状况也呈现较好的状态,但在鲁西南鲁西北,县域发展的各指标均比较落后。尤其在创新能力方面,滨州、德州、聊城、菏泽所辖县域创新能力不足,形成连片的创新洼地。

  相反在绿色发展状况方面,胶东县市表现反而不如中西部部分县市,滕州市、禹城市、邹城市、桓台县都进入了前十名。

  山东县域发展

  与江浙仍存差距

  根据山东大学发布的这个报告,山东县域经济总体不断壮大。截至2015年底,全省GDP突破千亿的县市有四个,分别为即墨市、龙口市、荣成市和滕州市,公共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县市有两个,分别为即墨市和荣成市。

  但是放眼全国,与江浙相比,山东省的县域发展其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分析,我国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江苏省昆山市,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8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285亿元,分别是山东省排名第一的即墨市同项的2.8倍和2.5倍。

  2015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前一百名的有18个县市(区),进入前50名的有8个县市(区)。相比之下,江苏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前一百名的有31个,进入前50名的有17个;浙江省进入全国前一百名的有15个,进入前50名的有9个。因此,山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无论从数量(百强县数量)还是质量(排名较高的县的数量)都远远落后于江苏省和浙江省。

  报告分析,山东县域的发展也面临着西部省份一些县市的挑战。根据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2015年对2087个县市区进行的评估,新疆和内蒙古所辖县市在居民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已逼近山东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尹明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丛萍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