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急诊科医生:梦里响起的依旧是救护车的声音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12-29 15:43:00   作者:

海大医院急诊科

  大众网威海12月29日讯 (记者 贺敬浩 通讯员 王伟华) 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会是什么情况,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抢救会有多困难,在急诊科,这些永远都是未知数。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了海大医院急诊科,见证急诊科医护忙碌紧张的“急诊节奏”,感受不平凡岗位上那些温暖的故事。

急诊科的医生都是全能选手

  梦里响起的依然是救护车的声音

  来到海大医院急诊科的走廊,大众网记者想要寻找一位医生聊一聊,怎奈急诊总是忙碌的,医生护士们的脚步匆匆而过,记者连句话都说不出口。一番寻找,终于在急诊观察室找到了一位正在为患者检查的医生,她就是海大医院急诊科医生苏霞。

  当大众网记者表明来意,苏霞委婉的拒绝了采访,在等待了将近一个小时后,苏霞终于坐下喝了口水。大众网记者注意到苏霞的手一直扶在腰上,询问为何,苏霞笑了笑说:“腰伤,老毛病了,干急诊的没见过哪个腰好的。”话虽有些玩笑的意味,但却让人不得不感叹急诊工作的辛苦。

  7年的急诊工作,苏霞早已磨练出钢铁般的意志,提起刚到急诊时的状态,苏霞感叹年轻真好,初到时的兴奋化作动力,什么事她都冲在最前面,120急救时她和男医生一样扛、抬、抱、背病号从不含糊,久而久之,腰伤就成了她的老毛病了。“这一到冬天更严重老是复发,扛一扛也就过去了。”苏霞说。

  多年的急诊工作,让苏霞多少有些条件反射,采访过程中,一位患者的手机突然响起,大众网记者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苏霞迅速地把手伸进了兜里掏手机,这完全下意识的动作,让大众网记者感触颇深。还有一次,苏霞上夜班,实在有些熬不住了,打了个盹,不一会儿自己就惊醒了,拿起药箱就往外冲,同事都一脸震惊的看着她,原来她是在梦里听见了120急救的声音。

  “平常耳朵都不好使,但是一听见120的声音就很敏感,根据警铃响的频率,我就能判断车大概离我有多远,从哪过来,这也不是专门练的,我们的医生护士都可以。”苏霞说。

  在所有医生里,急诊科的医生应该是身体最不好的,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饮食、作息,都是折磨身体的因素。苏霞曾经也想过放弃,但真是要走她心中更多的是舍不得,用她自己的话说,急诊带给她更多的是成就感。

  在苏霞的眼中,这些条件反射式的举动、身体上的苦痛,都是工作留下的印记,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每一个急诊科医生都有属于急诊的特有的“职业病”,而这些“职业病”也见证着他们对工作的付出和艰辛。

120救护车已经出发,王莉抓紧与相关科室联系

  面对死亡 情感上备受折磨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医护人员就是这场战役的先头部队。同为护士,因为工作岗位在急诊科,她们身着橄榄绿装,被称为“绿衣天使”

  海大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王莉,在急诊科工作了16年,对于她来说,急诊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当初选择来到急诊,王莉直言就是喜欢刺激的,充满挑战的。这么多年,她早已记不清自己抢救过多少病人,最严重的是哪一次,因为对于她来说,每一个被送到急诊的病人,都是最严重的。

  当年,王莉怀孕的时候坚持上班,急诊快节奏的工作让王莉一度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生出来脾气很大,如今孩子已经6岁了,性格上倒是颇有她的风范,受妈妈的影响,孩子在班里还会教其他小朋友做心肺复苏,家里人都劝女儿以后千万别当护士,说到这,王莉也只能表示无奈。

  对于医生这个群体来说,节假日本就是奢望,而对于急诊科的医护们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越是节假日,病号越多,你根本不能走,你下班了回家一个电话你就得回来,这就是急诊。”王莉说。

  每次病人抢救成功,王莉的内心都是兴奋的,每次受到家属的感谢,都会让王莉感到幸福,感到值得。可有时,死亡在所难免,即便是见惯了生死的医生护士,也难以逃脱情感上的折磨。“有时候就觉得自己不管用什么样的代价,就想让他活,但是眼睁睁的就看着人没了,那种感觉真的说不出来。”说到这里,王莉的眼眶湿润了。

抢救永远是争分夺秒,曲英娥始终冲在最前面

  不轻言放弃 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12月的威海已经下过几场雪,天气愈发寒冷。这天上午9时许,一位市民突然昏倒在街上失去意识,威海海大医院120调度室接到求救信息后,救护车立即上路,到达现场后发现患者已无心跳和呼吸、面色青紫,出诊医生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伴随着急救车的呼啸声,早已等候在医院门口的急诊科医护们迅速冲上前去将患者从救护车上转移下来。

  “开通静脉通路,准备气管插管,心脏按压不要停!准备除颤。”急诊科主任曲英娥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眼前的一切,医护们动作迅速,丝毫没有慌乱。

  家属闻讯赶来,情绪十分激动,持续的抢救考验的不单单是患者本人,对家属来说更是心理上的折磨。时间一点点过去,家属一度有了放弃的念头,曲英娥得知后极力地劝阻家属不要放弃,要相信医生。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当抢救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时,患者已经抢救成功,恢复了心跳。

  近30年的从医生涯,像这样的场面,曲英娥早已记不清出现多少回了,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这里的患者多半病情紧急,且涉及多系统疾病,病情复杂,这让不少临床医生望而却步,而曲英娥却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下来,让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30年来,曲英娥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着医院转,围着急诊转,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休息日。当年曲英娥曾想过让儿子也去学医,直到有一天儿子对她说:“妈妈,我不去学医,我可不想每天半夜在睡梦中被人叫醒。”儿子的话让曲英娥十分愧疚,但作为医生,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责任。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任谁也吃不消,2017年春节,曲英娥因为过度劳累生了病,在输液期间,急诊科里突然嘈杂了起来,多年的工作惯性,让曲英娥一瞬间作出了反应,她拔掉针管就冲了出去,当患者被抢救过来时,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大年初一,而放松下来的曲英娥却连站都站不住了。

  “急诊工作强度大,心理负担也大,干急诊的就这样,这就是你的责任,有时候家属急我们更急,家属的痛苦也让我们心里备受折磨,但是我们从不轻言放弃,这也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曲英娥如是说。

曲英娥细心询问患者病情

  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一份生的希望。一个个心肺复苏案例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他们没有畏惧、没有胆怯、没有丝毫退缩,是他们将患者一次次地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是他们用行动去诠释了“医者仁心”。而急诊科的故事,就像是一本永远没有完结的书,感动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感动永远都留在心里。

  威海海大医院是经威海市卫生局批准设立的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医院自成立以来,先后被确定为威海市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单位、山东省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定点医院、威海市“120”院前急救定点医院。

  2009年3月份,海大医院被中华慈善总会命名为威海市唯一一家“中华慈善威海医院”,确立了医院“面向大众、扶贫济困”的发展方向。

  海大医院急诊科成立于2009年3月,医院地处于威海市经区的交通要道,为交通事故频发路段,成为危重症抢救工作的最前端,医院配备最精明强干的技术尖子和训练有素的专家团队,为急危重病人在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搭建生命保障线,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