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图 > 汽车

“三强”C级车齐头并进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   2018-02-22 15:56:00   作者:

  C级车市场的传统劲旅——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L在1月份“齐头并进”,三款车型的累计销量达43287辆,占该细分市场份额的63.73%。不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8.47%,下降了4.74个百分点。

  美系车型凯迪拉克XTS和CT6的市场表现抢眼,两款车型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7和0.8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德系三强”C级车丢掉的市场份额中,超过半数被凯迪拉克抢走。

  国内高档车市排位之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各大车企2018年的争夺则已全面打响。新年伊始,“德系三强”便是“火力全开”;其中,奥迪、奔驰更是以超过6万辆的1月销量为2018年赢得开门红,并将ABB之争推向全新高度。

 

    聚焦国产中大型车(C级车)市场,传统劲旅——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L“齐头并进”,三款车型的累计销量达43287辆,占该细分市场份额的63.73%。

  其中,奔驰E级延续强劲增势,首次夺得该细分市场月度销量冠军。数据显示,1月,奔驰E级销量为15041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4S店时了解到,奔驰E级的终端价格也一向坚挺,目前的优惠幅度还保持在2万元左右。

奔驰E

  得益于奔驰E级等车型的优异表现,梅赛德斯-奔驰品牌1月份在华共售出68425辆新车,同比增长16.4%,毋庸置疑地拿下了1月中国高档车市销量冠军。

  宝马5系,如今已经度过了换代的“磨合期”,可谓渐入佳境,在1月份实现销量14147辆,排名第二。更为重要的是,记者走访北京4S店了解到,宝马5系目前没有现金优惠。

宝马5系

  宝马旗下其他热门车型的表现同样不俗:BMW 3系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BMW X1则实现同比增幅25.9%。基于此,宝马在中国市场创下历史同期最佳销量。数据显示,1月,BMW和MINI在华实现销售54675辆,同比增长6.5%。

奥迪A6L

  相比之下,去年的销量冠军——奥迪A6L在1月份被上述两位“德国老乡”赶超,排名第三。数据显示,1月,奥迪A6L销量为14099辆,与奔驰E级和宝马5系的销量差距仅在千辆以内,分别为942辆、48辆,未来冲击冠军位置依然值得期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北京地区的4S店时了解到,奥迪A6L目前的优惠幅度保持在8.5折左右。

  1月,宝马5系、奥迪A6L与奔驰E级依然占据C级车市场超六成的份额。不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8.47%,下降了4.74个百分点,这表明“三强”之外的高档车品牌已经悄然兴起,正蚕食“三强”的市场份额。

凯迪拉克XT5

  具体到C级车市场,美系车型凯迪拉克XTS和CT6的市场表现比较抢眼。1月,凯迪拉克XTS、CT6的销量分别为7500辆、2234辆,在该市场的份额分别为11.04%、3.29%。尽管两款车型的销量跟“德系三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其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7和0.8个百分点,说明“德系三强”C级车丢掉的市场份额中,超过半数被凯迪拉克抢走。

  

凯迪拉克CT6

  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模式是以降价促销来达成的。对此,凯迪拉克总裁约翰·德尼琛此前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曾毫不避讳地表示,“这(降价促销)只是源自中国目前的市场现状,大概在三四年前,某些欧洲品牌开启降价的先河,如今在中国市场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过,“降价并不影响凯迪拉克的市场定位”,约翰·德尼琛说道,“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有内涵、富有自我表现力的品牌,是人们渴望拥有的品牌”;同时,“也会精心制定计划,在中国取得快速增长”。

  相比之下,几乎与奥迪A6L同期渗透这一市场,并叫嚣要挑战冠军的一汽丰田皇冠,依然没能表现出应有的水平。1月,皇冠的销量为4628辆,不及奔驰E级当月销量的零头。

  对于C级车市场,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整个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对于“后来者”来说是个机会。那么,以凯迪拉克为代表的二线高档车品牌将如何延续当前的势头,继续夺取“德系三强”的市场份额?而“德系三强”又岂能心甘地将市场拱手相让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谭力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