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坚持高点定位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乳山样板”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8-03-29 11:17: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3月29日讯 (记者 王晓青)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时下,在村庄里、田间地头、企业内,随处可见乳山人谋发展、促跨越的身影。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乳山市坚持高点定位,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党组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培育等结合起来科学谋划,推动乳山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党建引领 “十星级”评定管理

  日前,备受健康养生居民关注的乳山三宝酵素项目迎来了新品“苹果酵素”推介会。作为乳山市白沙滩镇白沙滩村东方田园文旅小镇项目健康养生版块的三宝酵素是以苹果、大姜等果蔬为主要原料,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广西科学院动植物研究所合作,综合国际最先进酵素发酵与萃取工艺,开发酵素饮品、酵素粉剂等健康保健品。

  这是继白沙滩镇白沙滩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现代苹果园、种植高粱、旱稻等特色农业,建设观光采摘园和垂钓园等,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举措。

  在距离白沙滩村15公里外的乳山市南黄镇院后村肖氏家园食尚坊内,十几名妇女正在赶制花饽饽订单。“我们村的花饽饽已经卖到了‘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了。特别是逢年过节,订单络绎不绝,多时能一天能有上百订单。”负责人杨秀丽边揉面边说。

  院后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村,近年来,在村党支书杨秀丽带领下,村里办起了胶东大饽饽加工坊,建起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逆袭”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新农村。杨秀丽自己也从上任时被村民质疑,到如今每届高票连任,成了村里的“金牌女当家人”。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近年来,乳山牢固树立“党建是重要引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破解农村党建与工作“两张皮”现象,让抓党建有具体载体,让抓工作都有党建引领,乳山市建立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十星级”测评管理体系,通过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双十星”评定管理,发挥星级评定管理云平台作用,通过量化考核、挂牌公示等方式,将党建、业务和重点工作全面贯穿于“双十星”管理之中,让党组织管理有“标尺”,党员行为有“准则”,衡量党组织和党员有“刻度”。

  具体操作中,党组织考评体系,共设置45条正面清单、25条负面清单和41条量化考核项;党员评分体系,共设10条正面清单、25条负面清单。党组织每颗星和党员基础星均设置一票否决项,共设置61个一票否决项。凡出现一票否决项的言行,取消该星评星资格。考虑到党组织和党员的不同基础,考评办法还合理设置争星梯度。党组织前6颗为基础星,后4颗为先锋星;党员前5颗为基础星,后5颗为先锋星。基础星创建难度较低,原则上都要达标;先锋星创建难度较大,鼓励积极争创。党组织和党员有了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

  在党建引领工作中,乳山坚持示范带动,通过分类指导、集中连片打造、突出创新等方式,打造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党建示范体系。在市镇村分别建立党建示范点,制定不同考核明细指标,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追责,经常性采取观摩评议、调研指导、实地考核等形式,提升党建示范点工作水平。

  同时,乳山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四级组织构架,优化组织体系;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社区议事规则,健全共驻联建机制,深入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130余家单位3740名党员到社区报到;着力构建开放共享党建服务平台,统筹整合各类区域资源,在省级园区、城区街道及15个城市社区建设了17个党群服务中心,在市经济开发区成立园区综合党委,全面提升服务实效;建立健全市委组织部直接联系“两新”组织党组织和抓点示范制度,集中推进“两新”组织“两个覆盖”。

  目前,乳山已经打造了城区街道幸福社区、白沙滩镇翁家埠村、乳山口镇王家庄、公交公司等一批党建示范点和伯特利公司“前进中的‘转向节’”、经济开发区“红色港湾”等党建品牌。

  关键词:农村综合性改革 特色小镇 新六产

  从8年前处处是撂荒的闲置耕地,到现在的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文旅休闲等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如今的乳山台依湖畔,总投资100亿元的绿城·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项目正在崛起,“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正在引领一场乡村产业巨变。

  台依湖是乳山“三产融合”发展的集中体现。凭借地处“葡萄酒黄金纬度线”的自然优势和台依湖的独特环境,该项目以“葡萄酒+”为主线,打造集现代农业、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文化传播、健康养生、金融投资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形成从农业到工业、从服务业到金融业的全面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之一,近年来,乳山市一直探索乡村产业振兴路径,“跳出农业看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让乳山农业打破了“一产”思维,农业连接上工业“二产”和旅游、服务等“三产”,打造新六产发展模式。

  为加速农业产业转型,乳山围绕农业规模生产、基地带动、示范园区建设等出台一系列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通过龙头项目带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在产业政策引领下,台依湖国际酒庄生态文化区,伯瑞蓝莓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华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正焕发勃勃生机。

  “土地流转给台依湖集团,我们还能就近在酒庄打工。种的还是原来自己村的地,拿着流转租金、上班工资两份收益,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在台依湖集团上班的杨桂爽介绍,附近村里年轻人少,家里的地种不过来,有的都撂荒了。如今,村里大多数土地都流转给了台依湖集团,也算是解决了很多家庭的一桩烦心事。台依湖周边的台依村、羊角盘村等农村闲置劳动力,都就近转移到台依湖打工,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上班挣工资。

  下一步,乳山将立足区域优势,继续走农村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通过借鉴葡萄酒产业小镇的成功经验,计划重点打造牡蛎小镇、纺织服装小镇、航空小镇、北茶小镇等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小镇,依托绿城台依湖等龙头强企带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促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关键词:美丽经济 精准扶贫

  从乳山市区出发,一路向西,70多公里的红色旅游路线串起下石棚、东尚山、田家等40多个村庄。绿树掩映,清溪绕村,已然成为沿线乡村的“标配”美景。

  近年来,致力于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乳山围绕绿色生态、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做到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

  以“马石山革命文化”、胶东育儿所“乳娘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教育基地示范区,以冯德英故居、三花红色文化等为重点的养生文化示范区,以银滩、大乳山4A级景区海岸线、塔岛湾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重点的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村落。

  据悉,到2020年,乳山计划创建省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5个、示范村20个;威海市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10个、精品示范村40个,带动全市75%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以上标准。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石棚、东尚山、井乔家等一批村庄发展起海棠、洋梨、苹果、山杏等特色采摘带,按照时令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等,吸引游客,凝聚人气。一些户外运动公司、婚庆公司等被当地环境所吸引,投资开发康体运动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玉皇山后、下石棚等村也纷纷走上“农村电商”发展之路,将野茶、野菜、旱稻等特产推广到线上销售,并创建“山后人家”“石硼人家”等一批美丽乡村品牌,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金招牌”。

  为让生态形式的财富变成货币形式的财富,乳山积极引导美丽乡村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围绕青山绿水、民风民俗、生态休闲、红色文化等特色主题,培育发展了岠嵎山特色民宿、胶东红色文化体验、滨海养生休闲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宽度,形成“新六产”。同时,不少贫困村也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探索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为解决美丽乡村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乳山变财政资金“主导”为“引导”,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投资企业参与建设运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开发农村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壮大村庄养老、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富民产业,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双赢。

  关键词:改厕全覆盖 环卫一体化

  “一年四季都是味呀,尤其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走到厕所门口就恶心,但是现在的新厕所和城里的卫生间一样干净……”提起改厕,乳山市冯家镇吕格庄村村民吕春波连连赞叹,做梦也想不到,俺们农村的厕所也会跟城里的一样干净。

  冯家镇吕格庄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多数村民原来都是用几块砖垒了个坑当厕所,化粪池简陋且没做防渗,很有可能污染地下水。“一听说改厕卫生还不花钱,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已有超过70%的住户完成了农村旱厕改造。

  农村改厕只是乳山改善农村人居据了解,乳山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大工程。为调动改厕工作积极性,乳山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台账制度及改厕工作督导考核机制,通过查阅档案、实地检查、电话抽查、第三方验收等方式对改厕和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目前,乳山已完成了3万多户的农村改厕工作,涉及到378个村。

  同时,乳山市还将农村改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45个省定贫困村共计5000余户,全部纳入改厕计划,让贫困村不仅乘上精准扶贫的“快车”,也能享受卫生条件改善带来生活质量提高的福利。

  近年来,针对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乳山坚持全域覆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建立了日常巡查、保洁和考核工作机制,打造了“巡查、管理、保洁”三支队伍,探索出一套附合乳山实际的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乳山先后开展了镇村环境卫生“攻坚整治提升月”、秋后村镇环境卫生“回头看”、红色教育基地沿线环境卫生整治、违法建筑治理等攻坚活动,统筹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畜禽养殖整治等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

  目前,乳山全市601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5000余处,拆除面积36万多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

  关键词:乡村文明 移风易俗

  时下,走进乳山市农村,扑面而来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新事、新风、新气象。家家门前花木葱茏,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移风易俗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四德榜”典型成了村民们争相学习的标准。

  近年来,乳山深入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村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好起来、文化生活活起来,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让美丽乡村“容颜”永驻,乳山以全省“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为标准,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指导各村把环境卫生维护与村民“星级文明户”评选、村级党员星级评定、干部工资奖励挂钩,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各镇(街道)、村进行实地验收考核打分,结合打分情况发放奖补资金,切实提升了整治效率。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乳山围绕传承优秀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红色文化,深化和传承乳娘精神,以文明镇村为重点,按照“以点带多面、最终连成片”的原则,打造了一批村训示范村、家训示范户,切实以小训言撬动了农村道德建设的大力量,目前,全市2万多户家庭参与了“两训”建设活动。

  为培育文明新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乳山在全市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了红白喜事的标准、流程和要求,选取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乡贤和家风优良的村民进入红白理事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逐步形成了“生前尽孝厚养、身后文明薄葬”的村风民俗,在2017年下半年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乳山位列全省第19位。

  针对群众中涌现的模范典型,乳山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榜上人物等道德典型评选表彰,深化“你做好事、我送鲜花”的鲜花送文明活动,先后评选各个层面道德模范48名,9人当选“中国好人”,23人当选“山东好人”,建设村居善行义举四德榜618个,26万名群众的“凡人善举”上榜。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