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助力新时代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2020-06-01 12:09:15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题:民法典助力新时代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新华社记者

  “只有这个时代才能产生民法典。”金平说。这位98岁的法学专家此前曾三次参与民法典起草工作,被称为中国“当代民法史活化石”。曾将民法典作为一生执念的他,如今终于夙愿得偿。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适逢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宣告诞生。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的资深教授,金平认为,编纂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民法典对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基础性价值。”他说。

  回顾新中国有关民法典的立法活动,制定颁布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具备重要影响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法典,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包括:强有力的党的领导、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法学实践有了相当丰厚的积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事立法以婚姻法为开篇,开启了全新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制定为标志,中国民事立法速度加快、种类完善、科学有效。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民法总则以民法通则为基础,经过完善和发展,成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

  民法总则同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体”成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后,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经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国民财富不断积累、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中国快速迈入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可以获得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权利保护。

  图为上海市静安区市北高新企业AI体验馆。新华社发(王翔摄)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人张业遂介绍,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这部法典也集合了中国法律人的智慧。有学者曾经统计过,本次民法典编纂新编或修改了数百个条文,约占总量的一半。这其中许多更改,都源自学者的讨论与交锋。

  “物权编的内容是我最关注的部分。”武汉市民彭凡说,他所在的小区是一个居住人口超过一万人的大型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问题与纠葛,由于无据可依,难以处理。民法典物权编部分的内容,将为调整物业纠纷等民商关系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从内容上看,不单单是物权编,民法典各编内容都几乎是为老百姓“量身定制”的。“居住权”“子女抚养”“隐私泄露”“高空坠物”“高铁占座”……民众日常生活当中关心的各类问题,都可以通过民法典寻求解决答案。

  “和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民法典相比,中国民法典在21世纪编纂,具有后发优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认为,“中国民法典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中国性与时代性两方面。”

  民法典在第一编第一章中就规定了立法目的和依据。其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认为,“树立优良家风”“敬老爱幼”等相关内容,凸显中华文化的印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贾宇说。

  在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田园公园,市民在活动现场参观30多对金婚夫妇的金婚纪念照。(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因应着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在全新诞生的民法典中,亦有不少内容回应当下生活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或是为未来生活可能出现的问题留出空间。

  作为一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法典,民法典的概念与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现实,即便是一些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与规范,其语言也体现出平易近人的特质。

  “平易近人的特点会让人觉得民法典‘好懂’‘好用’,有助于民众增强法律意识,也体现出立法为民的理念。”青年商事律师、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林耀说,“有理由相信民法典将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此间接受采访的法学专家普遍表示,新通过的民法典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过程,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推动中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更高质量的“中国之治”。(采写记者:黄扬、李云路、陈国洲、罗鑫、吴帅帅、谢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苏凯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民法典助力新时代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适逢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宣告诞生。[详细]

    06-01 12-06新华社
  •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测量阶段圆满结束

    5月28日,于此前一日登顶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并完成顶峰测量任务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安全返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标志着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测量阶段圆满结束。[详细]

    05-29 11-05中国新闻网
  • 猪肉价格连续13周下降,今年会重回“10元时代”吗?

    民以食为天,过去一年来,猪肉价格成为影响物价重要推手,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生猪生产,明确要“恢复生猪生产”。[详细]

    05-28 17-05中国新闻网
  • 工信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9.1%

    5月20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会上介绍,截至5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回升至99.1%和95.4%,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详细]

    05-20 12-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 科技部: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2.17万亿元 占GDP2.19%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19日透露,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详细]

    05-19 16-05中国新闻网
  •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中国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

    17日,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称,网络设施加速向高速泛在演进,我国光纤用户渗透率达93%,4G用户达12.8亿,规模全球第一。5G商用加快推进,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详细]

    05-17 19-05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