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区安保办“四项措施”筑牢火灾防控屏障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3-05-06 14:27:00
大众网威海5月6日讯 (通讯员 汤琨 记者 王晓青 实习生 佳蕾) 春季天干物燥,为火灾多发季节。为确保春季大风天气下全区火灾形势保持平稳态势,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威海经区安保办重拳出击、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清剿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形势大局稳定。
强化单位隐患摸排,隐患整治力度空前
安保办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采取错时检查的方式,“地毯式”对全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工作。重点对各单位(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指示标志粘贴是否正确;灭火器材是否配备齐全;消防控制室设备是否正常启用等进行了详细检查。在检查各单位(场所)“硬件”的同时,安保办安保队员还加大对各单位(场所)“软件”资料的检查力度,对各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演练培训资料、日常消防检查巡查登记薄等进行了仔细翻阅,并现场抽查检验了员工“四个能力”掌握情况。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安保办当场指导并责令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安保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在提出合理整改措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严厉打击消防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重点单位排查到位率100%、发现火灾隐患整改率100%,坚决保持铁腕整治隐患的高压态势。
同时,对存在隐患的单位在及时复查的同时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隐患表面整改,确保了属地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隐患整改计划、隐患整改时限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盯紧在建工程,源头遏制火灾隐患
入春以来,各建筑工地已经开始施工。安保办及时派出安保队员深入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开展隐患排查,从源头上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通过现场检查和询问的方式,重点检查新建、改建、扩建施工工地是否依法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灭火装备和施工作业防护设施;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是否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是否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消防车道是否通畅;消防安全自查、防火巡查工作是否开展以及建筑垃圾和障碍物是否及时清理,材料堆放是否规范。重点对在建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外部保温隔热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了重点检查。
同时,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落实,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要求装修材料必须及时抽样送检,切实把好工程火灾隐患“源头关”。
全警动员联合执法,扫除农村及“九小场所”盲点死角
安保办积极督促、协调各警种、各部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派出所合理分配警力,充实一线检查力量,建立起“多警联动”的消防执法机制。
工作中,检查组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细到环节、不留死角的要求,把农村小饭店、小旅店、小歌厅、小网吧、小浴池作为重点,全警全力开展隐患摸排,坚决做到不放过一个场所,不漏掉一个隐患,对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单位依法责令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予以严惩。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随时可能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场所,依法责令其停止使用,全力改善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
针对农村消防安全条件较差,防火基础薄弱的特点,安保办要求各检查组在深入村民家中进行防火检查时,要重点发现和纠正村民家庭用火、 用电、 用气、及堵塞占用通道楼梯、车辆乱停乱放影响消防车通道等行为。同时,安保办指导各乡镇成立自防自救组织,村委会对全村的消防工作负责,村、镇建立联防队,在当地村委会的统一组织下,对初起火灾实施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筑牢宣传防线,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针对春季火灾特点,安保办以“五进”工作为契机,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深入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组织讲座、集中培训、发放消防知识手册、组织演练等方式,大力开展增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
组织社区消防协管员、消防志愿者分别深入学校、社区、家庭、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常识二十条》、火灾预防、逃生自救等知识宣传。并在全市农村社区宣传栏上张贴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消防宣传画,使其成为了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全新窗口,切实提高社会群众对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和农村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及户外视频等各类媒体,传播春季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消防安全提示,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对火灾隐患单位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大造专项整治声势,并鼓励广大群众通过“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积极举报消防违法行为,在切实提高全社会抵御火灾能力的同时增强社会群众火灾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