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消防打好“五大战役” 保持防火态势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3-05-10 15:56:00
大众网威海5月10日讯 (通讯员 汤琨 记者 王晓青 实习生 佳蕾) 春季天干物燥,为火灾多发季节。为确保春季大风天气下全市火灾形势保持平稳态势,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威海市公安消防支队针对春季火灾多发、易发特点,重拳出击、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清剿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形势大局稳定。
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打响火灾隐患“围歼战”
支队提请市政府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消防工作的监督职责,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工作责任网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府督办、部门联动、行业监督、单位负责的火灾隐患整改机制,坚持依法防火治火,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切实履行应承担的消防工作职责。
部门联动,重拳出击,打响火灾隐患“围剿战”
“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为巩固全市消防安全,支队联合工商、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通过采取“跟踪回访”的方式,对前期检查中发现消防隐患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密切关注被检查单位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回访”现象,每到一处,检查组都对照前期检查中发现各单位的消防设施损坏、灭火器过期、未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等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查看。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各单位都能够及时的将各类消防设施整改完毕,认真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消防监督人员叮嘱单位管理人要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自觉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突击检查,定点帮扶,打响监督执法“堵截战”
为确保全市消防安全,支队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工地等场所为重点,采取突击检查、日间夜间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重点对各场所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情况;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灯完整好用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中控室保安人员是否会正确操控设备进行了检测。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对不能按时整改的场所和单位,依法采取停产停业等强制措施,继续保持对火灾隐患清剿高压态势,坚决做到不漏一个单位场所、不留一处火灾隐患。同时,切实把消防监督警力部署到火灾高发时段、高发部位以及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有效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延伸触角,补强弱点,打响农村火灾“攻防战”
支队针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或火烧连营的特点,将开展集中隐患排查成为做好农村防火工作的重点。入春以来,支队不断加强对全市农村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并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指导作用,经常性组织监督执法人员联合派出所民警深入各村镇开展集中检查工作,摸清各乡镇、农村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村民私拉、乱接电线,乱丢烟头、柴草乱堆乱放等整治清理工作,督促村民用好电,管好电,确保农村消防安全。同时,因地制宜,与村委会协商,在部分村内组建义务消防组织,定期安排主管消防安全的村干部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防火巡查,加强农村电网的检查力度,进一步消除了全市农村火灾隐患。
抢夺阵地,迅速出击,打响消防宣传“舆论战”
支队充分发挥消防站的宣传教育作用,广泛组织群众参观消防宣传教育基地,普及消防知识,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针对不少社会群众,特别是农村社区居民在认识上、习惯上对消防安全还存在轻视和模糊的现象,支队集中组织分管消防工作的乡镇长和村党支部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通过讲解基本防火常识、播放火灾警示教育片、进行灭火器初期火灾扑救演练等方式让他们了解火灾危险性及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达到领导带头学习消防、重视防火的目的。同时,利用节假日、赶集日把“流动宣传站”搬到农村,对农村居民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效地提高农村消防宣传的覆盖面和受教率。为筑牢全天候消防监管防线,支队还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户外视频、楼宇电视、手机短信等各类媒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大消防宣传工作力度,曝光典型火灾案例和火灾隐患,增加消防公益广告刊播频次,大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使消防宣传走进社会家庭、融入百姓生活,形成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