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儿子为救姑父两人双遇难 父亲捐奖金来修路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2013-12-26 07:34:00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12/26/content_2494345.htm林亦旻

  庞敬高拿着儿子的见义勇为证书。

  2011年8月24日,年仅15岁的庞宗钊来广州过暑假时发现姑父昏迷在水井中,毅然下井救人,但不幸与姑父双双遇难。

  经历了长达2年的等待,庞宗钊终于获得了天河区政府授予的“广州市天河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父亲庞敬高说,儿子生前希望修好从家乡到镇里中学的道路。他准备把一部分奖金捐出来完成儿子的遗愿。

  文/图 记者林亦旻

  本报讯 本月19日,来自广西的父亲庞敬高终于拿到了儿子庞宗钊迟来的见义勇为称号证书。两年前,15岁的庞宗钊来广州过暑假时发现姑父昏迷在水井中,毅然下井救人,不幸遇难(本报2011年8月26日AII4版《菜农不慎坠井15岁侄子施救》)。庞敬高说,他将把部分见义勇为奖金捐出来完成儿子的遗愿:修好儿子生前上学的路。

  善良:儿子跳井救人不幸遇难

  2011年7月的暑假,刚升初三的庞宗钊来到广州,住在姑父张有兴家里,白天做仓库搬运工为家里挣钱,晚上帮家里种菜。“他是个懂事和听话的孩子。”父亲庞敬高回忆。

  不幸的事在那年8月24日下午5时许发生,姑父张有兴栓了绳下到自家5米深的水井里疏通水管,却疑因沼气中毒昏迷落井。此时,刚回家的庞宗钊听到小侄子的呼救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下井救人,不料同样中毒昏迷坠井。

  随后,热心群众以及民警、消防人员陆续赶到现场施救,无奈井下通风不畅。两个多小时后,姑侄两人才被救上来,但均因抢救无效身亡。“弟弟原本计划第二天结束暑期打工,返回广西老家的。”庞宗钊的姐姐当时哭着说。

  艰难:父亲两年努力终获“正名”

  12月19日,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办公室正式授予庞宗钊“广州市天河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向庞敬高颁发了荣誉证书。父亲庞敬高拿到证书后总算平复下心情,“这个认定迟到了两年”。

  儿子匆匆离开,庞敬高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儿子当时为了救姑父而牺牲,没被评上见义勇为,他说,希望儿子能够走得“明明白白”。

  2012年下半年起,庞敬高通过法律途径希望为儿子“正名”。因被救方是姑父,属于亲戚关系,案件一直持续了两年,为此,庞宗钊经常往返于玉林与广州两地,仅今年就来回了超过10次。

  “两年了,终于看到了希望,亲爱的儿子你一路走好!”12月19日拿到荣誉证书时,庞敬高不禁流下眼泪,在微博上写道。

  心愿:捐奖金修儿子生前上学路

  庞宗钊一家住在广西玉林市黎村镇六吟村,每天到黎村镇的初中上学,都要走上10余公里的泥路,特别是下雨天,路上的泥巴甚至没过小腿。

  庞敬高说,儿子生前曾跟自己说,等他挣到钱,一定要把这条路修好,让大家都能方便地到镇上。

  虽然儿子离世已两年多,但庞敬高仍然记得儿子生前这一最大的愿望。庞宗钊获认见义勇为称号后,将会有一笔见义勇为奖金,庞敬高经过和家人商量,决定捐出奖金用于修路。

  庞敬高说,自己的家庭现在也很贫困,主要靠打点零工养家糊口,如今大儿子在南宁读大学,靠助学贷款上学和勤工俭学挣生活费。尽管如此,他对于自己的决定还是很坚持:“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捐资修路,加上农村‘一事一议’的资金,再加上见义勇为的部分奖金,就有希望帮儿子完成他修路的遗愿了。”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达欣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