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没啥意外 总体不算难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   2015-06-08 09:43:00   作者: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完成了语文和数学两门考试的考生们,卸下了高考科目中的两个“大头”。走出高考数学考场后,一些考生告诉记者,头一天的考试并没有遭到“刁难”,考题整体呈现出结构平稳,难度适中的特点,同时,对于考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第一时间邀请了省内知名中学的名师,针对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试卷进行了评析。

  语文

  题型没意外“智慧”作文上手容易出彩难

  考生反映

  昨天上午,一位考生走出南京九中考场后表示,今年的语文并不难,整体比较容易得分,考卷非常平稳。走出考场的考生们普遍较为淡定,“如果能够读懂文本就可以顺利解题了,试卷对于我们的综合能力要求还挺高的。”今年的作文考题考到了“智慧”,考生们表示,这个话题“有话说”,但怎样把“智慧”写的出彩,真的挺难的。“今年写议论文的人应该会很多吧。”一位男生猜测道。

  名师点评

  试卷整体结构平稳关注人生思索

  蔡健华(江苏省海门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南通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纵观今年的语文考卷,总体的印象为“关照自我,关照人生思索”。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一、试卷结构平稳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试卷结构平稳,题型没有出现意外。“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共5道选择题,分别是在语境中的词语辨析、病句、修辞、排序、徽标题的含义解读等,分值依然15分,能够考查学生的基础水平。文言文板块,分值为18分,两条选择题6分,分别是实词解释和文本内容的信息筛选题。翻译2题8分,文意的解读共4分。诗歌鉴赏题目依然3道,分值为11分。

  二、围绕考纲,出题严密

  1、“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词语的辨析,病句的寻查,修辞的判断,句子的衔接,徽标寓意的解读,考查了语文素养的根基。用词精当、句子通顺、表达形象、含义蕴藉等,从选择题角度第一层面考查能力素养,值得关注。

  2、古诗文中,文言文的选材为墓志铭,这在以前学生都练习过。联系已有的知识,从对实词的考查到对文意的筛选、翻译,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能力,属于中档题,学生做起来比较顺手。诗歌,从对诗人为什么“暂开颜”,到对颈联颔联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对尾联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出题严密。

  3、现代文阅读王安忆的《比邻为居》,题目如“反映他家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孱弱”的含义、以什么为线索?有什么作用?探究文中一句话的意蕴。这些均为老题。而论述类文本中对第一段论述层次的分析、信息的筛选、句子的含义等,都在提醒考生慢慢地解读文本,慢慢地读透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出题不怪不偏、严密周全,体现了人文情怀。

  三、关注人生思索

  综观整份试卷,今年的试卷充满了对个体生命发展与立身处世哲学的思考。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中阐述对人生治学的思考,王安忆《比邻而居》一文中折射对客观环境的人生思考,熊秉明先生《罗丹与雕刻》一文中展示的人将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生探索投射到艺术的创作中,将真理写在人的血肉躯体上等等。命题人将对生命的思考放在特定的语境下,从生活起居,到工作人生,展示了一系列的深层思索,引导学生活在当下,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与体悟,在生活中有所思有所得,养成一种思维品质,提升人生的价值与魅力。这也告诉我们有“我”存在,有“我”思考,有“我”成长,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