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浙大90后研究生发病就狂购物送人 父母无奈卖房还债

来源:新浪浙江   编辑:   2015-11-25 06:24:00   作者:

  父母无奈卖房还债 主动要求上银行“黑名单”为何不能如愿?

   小张(化名)是一位90后,在一家软件公司做开发工作,月薪过万,同时,他还是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可以说,他很优秀。

   但小张的妈妈乔阿姨却忧心忡忡——儿子的另一个身份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一发病就去办信用卡疯狂消费,拦都拦不住。无奈,乔阿姨求银行将儿子列入黑名单,却遭到拒绝。

   欠银行的钱还不上了,银行决定起诉,乔阿姨决定应诉:“因为我们觉得银行这么做不合理。”

   乔阿姨的要求很简单:一是银行今后不能再给精神病患者办理信用卡,或只能在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办理;二是停止计算复利,协商解决问题。

   心病惹出“心病”

   2007年,小张被查出患有一种叫作“双相情感”的精神病。“发病时和不发病时完全是两个人。”乔阿姨说。

   今年8月份,乔阿姨突然联系不上小张了,连续几天失联后,乔阿姨向杭州警方报案。

   警方很快找到了小张,他没有失踪,只是手机丢了。

   乔阿姨帮小张补办了手机卡后,心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很多银行打来电话,催小张还款。乔阿姨猛然回想起了4年前发生过的事情。

   4年前,小张发病,办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并在发病中疯狂购物,每张信用卡都欠下了很多钱。为了把欠银行的钱还上,乔阿姨把在东莞打工买的房子卖了,用部分卖房款还清了小张欠下的8.5万元银行欠款。

   “关键我们也不知道他买了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反正买了以后就很大方地送给了朋友……”乔阿姨得知小张又发病了,就把他送去治疗了。

   这次,小张光到期的银行欠款就有4万多元,没到期的还有不少,这笔钱成了乔阿姨的“心病”,直叫她愁白了头。

   上不了的黑名单

   乔阿姨家的条件并不好,夫妻俩都是下岗工人,小张这些年的治疗也都是自费。如今,小张被接回江西上饶治疗,一个月也要5000元费用,经济颇为紧张。

   更令乔阿姨紧张的是,万一过几年,家里再也还不上银行的钱,小张岂不是要闯大祸?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乔阿姨找到了银行,希望银行能把儿子列入黑名单,不再为他办理信用卡。

   “可每家银行都表示没法操作。有几家银行表示只能保证以后不在已开卡分行再次办卡,但却管不了没办过卡的分行。”乔阿姨感到愤怒又无奈。

   是不是可以趁小张没发病时带他去注销信用卡呢?这个办法不管用。乔阿姨说,只要病发,小张就会主动去办卡,根本管不住,而且一发病就玩失踪,然后在另一个城市出现,被当地警方送回。而乔阿姨和丈夫为了生计,还得打工,不能时刻陪在儿子身边。

   一边是儿子间歇性发病,一边是自己无法长期监管,另一边是银行不能将儿子列入黑名单,这个死局让乔阿姨感到绝望。

   “他考上了浙大研究生,今年就差一篇论文就毕业了,可惜如今……”乔阿姨叹了口气,“他住院时希望我们能给他送纸笔给他,让他完成毕业论文,但是医院不同意,怕他发病伤到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