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老人房产给房客 用最后一口气写完遗嘱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   2016-01-24 07:40:00   作者:

  遗嘱中的“小”字,充分表现了病态笔迹,无力、抖动。

  “三个孩子房产我不给”,老父亲去世,遗产却没有亲生子女的份。

  “为感谢其恩,将祖屋赠送给居住人”,老教授写下三份遗嘱将祖屋送出,儿子告了房客。

  教师阿姨把遗产分作两份,一份捐给慈善,一份留给侄女,并附上“我有个小小要求每周看我一次”。

  以上都是遗嘱纠纷闹上法庭,由法院委托给杭州明皓司法鉴定所的真实案例。

  在笔迹鉴定中,借条和遗嘱一直是两大鉴定主题。这类没有把遗产留给至亲的人的遗嘱往往被称为“非常规遗嘱”。明皓所的文检专家小何说,这三份遗嘱啊,看得她心里头堵得慌。

  本期“鉴证实录”,不是破案,我们想为你讲述遗嘱背后的人情冷暖。

  【A】 三子女状告继母,爸爸的遗嘱是伪造的

  宁波农村的陈大伯能够留下的东西并不多,两间住了将近30年的平房,一小块承包地。

  陈大伯有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陪他终老的,是前妻去世后娶的老伴。陈大伯去世后,老伴住到了亲戚家。果然,三个子女来要房产了。老伴拿出陈大伯的遗嘱,房子和地都分给再婚妻子与自己的两个兄弟;对子女,他留字“房产我不给”。

  子女将继母告上法庭,一口咬定遗书是伪造的,“遗产怎么可能不留给亲生儿子,遗嘱的落款时间是阿爸去世前一天,他怎么还有力气写?”

  老伴除了遗嘱还交给法庭一份陈大伯写遗嘱的视频资料。审议后,法官劝子女,这份遗嘱争议不大的。子女坚持鉴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