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
-
君子之风 美德威海
9月10日上午,君子之风·美德威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美食山东 威海名吃
“美食山东·威海名吃”评选认定推广会在威海市铂丽斯
青岛啤酒总裁黄克兴:做好供给侧“加减法”
来源:大众网 编辑: 2016-01-27 10:28:00
2015年中国经济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交替、创新转型升级的调整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省政协委员、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克兴表示:“供给侧改革就是一道‘加减法’,通过创新加大有效供给,刺激消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盈利能力,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去库存、降成本,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加法比减法’更重要。政府、企业联手发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好供给侧改革的转型战。”
“质优效高”的供给侧“加减法”
对于供给侧“加减法”,黄克兴委员分别从供需关系与产业结构的角度给予解读。他认为:“从经济学的基本的原理来看,供需关系是需要平衡的。供给量越大其价格就越低;需求量越大其价格就越高。从目前的供给端来看,我国很多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产能落后,由此出现了质量低、效率低、价格低的现状,而消费端日益快速增长的品质消费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出现了海外血拼等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的“怪相”。因此,做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供给端加大有效供给,刺激消费,拉动消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盈利能力,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淘汰效率低、高污染、高消耗、高成本的企业,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通过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借势资金、技术、研发和管理优势来带动企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加减法”激发“创新力”
黄克兴委员认为:“供给侧‘加减法’是优胜劣汰的取舍过程,其中‘加法’比‘减法’更重要。但无论做加法还是做减法,‘创新’是关键。
黄克兴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和创新的主体,要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刺激需求和引领消费。以手机产业为例,消费者在拥有一款手机之后,若以3-5年的自然寿命使用,巨大的消费潜能很难被激发。正是由于手机供给端通过创新,不断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加快产品的迭代,刺激了消费者加速更新,催生了更大消费的市场。因此,供给端的产品创新,可以激活需求端,创新刺激消费,产生新的刚需。”
在创新激活消费的同时,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另一机遇。当产品处于基础质量层面时,消费者对产品没有过多的期待,只能在自然生命周期里消耗,因此产品会供大于求。供给端的品质升级,就会从原有的饱和市场拓展出新的蓝海,品质消费升级需求明显。从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来看也是如此。近年来青岛啤酒推出了鸿运当头、奥古特、黑啤、白啤、炫奇果啤等高端产品、新特产品、具有互联网特色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作为供给方,要深刻把握消费趋势,认清消费者之间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的时代到来,有能力提供高品质的创新产品,就有机会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新机遇。
抱团掘金龙头企业有责任引领转型升级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有责任、有能力,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研发优势、技术优势帮助落后的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和引领行业发展。”黄克兴表示。在顶层设计上,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改造落后企业。
以中国啤酒行业为例,过去20多年,中国啤酒行业经过收购兼并与扩张整合,将原有分散的、低产能、工艺技术落后的啤酒工厂,发展成为质优高效的啤酒企业集团,提升了全国啤酒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全球竞争力,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列世界啤酒行业首位。作为率先引领啤酒行业扩张、整合的青岛啤酒公司,在20年的发展中也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黄克兴认为,一个行业里一个或者几个龙头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也验证了结构性调整不是简单的关停并转,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特色发展的结构调整之路。
山东是品牌大省也是品牌强省。围绕加大供给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别指出山东要继续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瞄准国际标准,扩大“山东品牌”影响力。对于青岛啤酒这些有能力引领消费升级的龙头企业,有责任与其他鲁企抱团发展,输出资金、管理、国际市场的经验与实践,在供给侧的机遇面前,提升转型效率、提高转型质量、刺激消费红利的释放,为山东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实现消费者有红利、企业有效益、社会有发展的多赢局面。
责任编辑:李鑫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