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
-
君子之风 美德威海
9月10日上午,君子之风·美德威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美食山东 威海名吃
“美食山东·威海名吃”评选认定推广会在威海市铂丽斯
失散73年姐妹终团聚 妹妹6岁被卖牢记本姓家乡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 2016-06-22 10:39:00
6月21日中午,飞越3000多公里,李淑荣老人从东北来到广州,就是为了见73年未曾谋面的亲姐姐。在广州白云机场到达大厅,79岁的李淑荣艰难地从轮椅上起身,81岁的姐姐艾淑章放下拄着的拐杖。在众人的簇拥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相互搀扶着、紧紧相拥,姐妹深情化成一行清泪,欲语泪先流。
“我对不起你啊妹妹,是姐姐当初没有保护好你。”刚见面,艾淑章老人就不停自责。原来,她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妹妹,才让她漂泊在外七十多年,她似乎忘了,当年她不过是个9岁的小姑娘,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连自己都无法保全。“姐姐,我没能给父母尽孝,你替妹妹尽孝了……”李淑荣老人的情绪同样激动。
原来,李淑荣老人在上世纪40年代初被卖到东北,虽然如今她已是膝下儿孙满堂,内心却总有个未了的心愿——找到自己的亲人。如今老人的愿望终于实现。
“我对不起你啊妹妹,是姐姐当初没有保护好你。
姐姐,我没能给父母尽孝,你替妹妹尽孝了……
战争太痛苦了,一个家稀里糊涂就散了,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相见。
妈妈,看到姐妹相见是您一辈子的愿望,您活到96岁都没等到妹妹,现在我们总算能见面了。母亲弥留之际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两个妹妹,本以为不再抱有希望,没想到,竟在古稀之年能够与亲人团聚。”
童年家贫:
战火纷飞妹妹被送人
李淑荣本姓艾,老家在河北抚宁县(现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抗日战争年代。家中有姐妹三人,小时候,姐妹都没有名字,李淑荣只记得自己叫二丫头,姐姐比她大三岁,叫大丫;妹妹比她小四岁,叫三丫。巧的是,两姐妹虽然天各一方,名字也是后来取的,但两人名字中竟巧合地都有一个“淑”字。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抓壮丁去当兵,母亲也被抓到大户人家做奶妈。”那时候,父亲在战场上差点没命,当了逃兵又被抓进监狱。母亲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才把被折磨得几乎残废的父亲接回家。刚一见面,两姐妹就陷入了回忆,李淑荣老人一边说,姐姐则不时补充。
李淑荣回忆,那时候家里实在没吃的,只能靠姐姐出门采些野菜维生。父亲眼看自己失去谋生能力,怕养不活几个女儿,打算将三姐妹送人。姐姐艾淑章记得,那天她出门采野菜,回来已经见不到两个妹妹了。“6岁的二妹送给一个外号‘二炉头’的谢姓同乡,2岁的三妹送给了县外的一户人家。” 本来父亲打算把她也送人当童养媳,然后自己跳江寻死,“但那时我9岁了,我告诉父亲,就算是要饭我也要养活他,所以我就留在了家里。”但最让艾淑章心痛的是两个妹妹,“是我没有保护好她们。”
残忍被卖:
6岁时牢记本姓家乡
直到如今,李淑荣仍然记得,那时她被交给外号“二炉头”的谢姓同乡后,“二炉头”用口袋装着她,先是上了板车,又上了汽车,后来再上了火车。不知过了几天几夜,直到半夜,才到了吉林省农安县。“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到的是东北,只记得穿的衣服变成了棉袄。”后来,“二炉头”就将她转卖给了一户姓李的人家。
虽然年幼,但李淑荣那时就是个要强机灵的小姑娘,她暗暗留心“二炉头”和李家人的对话,得知自己是河北抚宁县人,本姓艾,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才到农安县。这些与家乡有关的记忆,她一直牢记在心。当然,那时的她还不知道,有朝一日,她会凭借这一点一滴的线索,踏上寻亲的路。
寻亲之旅:
志愿者接力找到线索
“我8岁那年,养母因病去世,之后跟着姥姥姥爷生活。12岁那年,姥姥姥爷也相继去世。”如今的李淑荣,已经是满嘴的“东北味”。她说,老人临终前曾将卖家“二炉头”的地址告诉李淑荣。
上世纪60年代,她曾找到“二炉头”,但对方只说她家里人都没了,随着“二炉头”的去世,关于她身世的重要线索也断了。嫁人后,李淑荣一直住在吉林长春,虽然如今已是四代同堂、儿孙绕膝,但在老人的内心,却始终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回家,她害怕年迈的自己会带着遗憾离世。
“每逢过年过节,看到别人家走亲戚,老人总是特别羡慕。”老人的小儿子周长顺眼看着母亲笑容背后的哀伤一日更甚一日。去年年底开始,他就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亲人,今年4月,他又在寻亲网站宝贝回家发布了老人的寻亲信息。
经过宝贝回家多个省份志愿者们的先后接力,他们走访了李淑荣记忆中的家乡河北抚宁县,发现她所描述的地方与当地老人所言的相差无几。而且,李淑荣记忆中的本姓“艾”在当地也比较少见。通过走访,志愿者发现了李淑荣的堂妹。通过堂妹继续顺藤摸瓜,志愿者终于得知,李淑荣的亲姐姐艾淑章远在广州。
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