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兴起网络“扫墓” 虚拟与传统祭奠并存
来源: 中新社 编辑: 2014-04-04 08:28:00
[提要] 题:内地兴起网络“扫墓” 虚拟与传统祭奠并存 陕西民政部门3日通知称,倡导民众进行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相较于当下颇为流行的网上“扫墓”,45岁的西安市民王春来表示还是更看重传统祭祀。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404/t20140403_9964523.htm 冀浩凡
中新社记者 冀浩凡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是中国传统风俗中重要的祭扫日,近几年,“低碳、环保”的网络祭奠逐渐成为内地年轻人清明寄托哀思的新方式,但许多中老年人则依然看重传统祭奠方式,并认为“网祭”无法充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尊敬。
“祭奠先祖,不一定要烧纸钱、放鞭炮。”28岁的西安白领柳小雨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几年一直都用“网祭”的方式来缅怀先人。她称,自己老家在湖北,回家要两天,清明假期往返时间紧张,只好在网上祭拜。
她认为,年轻人大多工作忙,现在手指一点便可献花、祭酒、上香,省时且环保。“同样是表达对先人的缅怀,这种方式更适合年轻人。”说话间,柳女士手指一动,便在电脑上为逝去的亲人献上了一束鲜花。
西安大学生尹飞说,“网祭”如今在高校间也比较流行。他向记者介绍,一些大学生利用微信建立了“追忆亲人,低碳祭祀”微信群,大家可以在群里上传自己和已故亲人的照片,讲述彼此朝夕相处时的感人故事,并引导大家践行低碳、绿色的清明节。
陕西民政部门3日通知称,倡导民众进行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记者在网页“祭祀”平台看到,输入逝者名讳可建仿真墓地,并有多款墓碑效果供选择。而传统中的扫墓流程也不缺少,烧祭品、献鲜花、写寄语等,整个过程只需十分钟。
清明将至,古城西安迎来祭扫高峰,各大公墓前排起长长的祭扫队伍。记者3日在西安凤栖山公墓看到,前来祭奠的民众“络绎不绝”。负责疏导的工作人员称,早上6时左右,距离公墓约两公里的道路旁,来往车辆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相较于当下颇为流行的网上“扫墓”,45岁的西安市民王春来表示还是更看重传统祭祀。“低碳祭祀应该提倡,但每年仅有一个清明节,只有到逝者坟前,应景生情才能更好地寄托哀思。虚拟祭祀无法和实地扫墓相比。”王先生说。
许多老年人也对“网祭”颇有微词,认为流于形式,对已故亲人不够尊重。“祭奠先人就要到坟前上炷香,磕个头。”75岁的西安市民周浩民说,老一辈人很难接受“网祭”。虽然大清早赶去扫墓,排队就要很久,但他认为值得,只有这种传统的祭奠方式才能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有关专家认为,纪念先人、先贤实质上是一种敬祖、报本的观念,祭祀的方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有心。相比传统祭奠方式,虚拟祭祀不会给环境、交通等带来大的压力或隐患,值得倡导,但传统祭拜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完)
相关新闻
- 男子修水井被埋井下11米处8小时 奇迹生还 2014-04-03 08:46:00
- 小伙突发脑出血 节俭工友为他垫付3千医药费 2014-04-03 08:46:00
- 小狗被车撞伤 同伴全身掩护住车流助其获救 2014-04-03 08:44:00
- 父亲“醉驾”送儿上医院“触刑” 法院免刑罚 2014-04-03 08:42:00
- 90后回乡行医全年无休:愿坚守一辈子(图) 2014-04-03 08:41:00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