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webmaster@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威海新闻>海阳

“嘀嘀”“快的”取消补贴 你还用打车软件?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2014-05-19 08:36:00

关键词: 软件 补贴 支付宝 鸡肋 移动支付
[提要] 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17日起取消打车补贴,宣告之前沸沸扬扬的打车软件之争落下帷幕。”  嘀嘀打车联合创始人吴睿也解释说:“因为人们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已经形成,未来我们会从现金补贴改为资源补贴,如优惠券、积分券或奖励金等。

     http://www.dzwww.com/special/ts/jdf/201405/t20140518_10276686.htm          叶健 王原

  新华网上海5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叶健 王原)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17日起取消打车补贴,宣告之前沸沸扬扬的打车软件之争落下帷幕。这场“烧钱”中,哪家企业笑到了最后?这场竞争的终结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哪些影响?

  16日晚,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相继宣布取消补贴。据介绍,快的打车的补贴持续了5个多月,嘀嘀打车的补贴也持续了4个多月。此前两家企业号称共投入十几亿元补贴,对于具体补贴额度,记者采访了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双方均表示不方便透露。

  对于取消补贴的原因,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对记者说:“搞活动就肯定有开始和结束。我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用户最在意的不是补贴,而是能否方便快速打到车。”

  嘀嘀打车联合创始人吴睿也解释说:“因为人们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已经形成,未来我们会从现金补贴改为资源补贴,如优惠券、积分券或奖励金等。”

  盘点补贴的效果,双方都认为自己成为行业第一。快的打车方面称:“快的打车目前已占据行业57.6%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而嘀嘀打车发给记者的邮件则显示:“嘀嘀打车2014年一季度市场占有率达到60.2%,成为行业领头羊。”

  双方争夺第一是为了吸引资本青睐,但是用户大量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叶耘透露说:“和补贴前相比,快的打车的业务量增加了20倍以上。实行补贴前一天是30万单,现在是一天600到700万单。”嘀嘀打车数据显示,目前日均订单超过500万单。

  本轮打车软件之争,也是资本的一次豪赌--打车软件市场空间巨大,而软件之间差别并不大,谁抢到更多用户,谁就是赢家。那么,市场反应真是如此吗?

  记者调查发现,打车软件在大中城市还是有市场的。广州出租车司机郭师傅长期使用打车软件,他对记者说:“打车软件对乘客和司机还是有好处的,我们经常会送客人去郊区,如果没有打车软件,我很可能会空车回来。”

  不过,在交通并不拥挤的小城市,没有补贴的打车软件可能沦为“鸡肋”。安徽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我们这样的三线小城,在平时,满大街都是空载的出租车,用打车软件叫车反而要等上半天。”

  补贴结束,资本风暴助推的潮涌渐渐平复,市场的真实状态才会浮出水面。对于日后是否仍会使用打车软件,网民们看法不一。网友“嘎嘣嘎嘣豆”表示,“还是会用吧,在有些不好打车的地方用还是挺方便的。”网友“尕胖-陶”则说,“我不会用了。好几次打车都是为了省钱,等接单的司机来的那几分钟时间里,我旁边有好几辆出租车是空车。”

  分析人士指出,打车软件之争背后,其实是移动支付之争,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贴身肉搏。毕竟,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谁能够在移动支付站稳脚跟,未来才可能大有可为。

张雪宁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