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新闻

乳山银滩:房地产转型发展健康养生产业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3-08-27 08:15:00

    大众网威海8月27日讯 (记者 王晓青) “门外的灯笼露出红红的光景,好听的歌儿传达浓浓的深情,月光的水彩涂亮明天的日子哟,美好的世界在我们的心中……”8月26日下午,在乳山银滩爱之源国际养老公寓内,退休后从天津移居到银滩的指挥者正有力地挥动手臂,引领着2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银滩业主高声欢唱《好日子》。而在隔壁的几个活动室里,许多银滩“新移民”在下棋、练琴、跳舞,处处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原先我们这个小区半天见不着人影,现在可热闹了。老年公寓的入住率达到70%,有近百家业主与我们签订了返租协议,现有200多名老人在我们这里安度晚年。”位于乳山银滩的爱之源国际养老中心负责人韩万森说,其所在的碧海华庭小区共有标准住宅900套,而常住户寥寥无几;两年前,他们将部分住宅改建成爱之源国际养老公寓的同时,推出了住宅返租方案,已购房的业主可将住宅返租给开发商,业主除每年自住30天至60天外,其余时间由开发商对外出租。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房屋空置的问题,又实现了他们与房屋业主、来此养生养老者的多赢。

    像所有季节性较强的旅游度假区一样,乳山银滩大量海景房也存在“半年闲”现象,到了冬天人口较少。有些业主购房主要用于退休之后养老居住,有的工作繁忙,一年就来住十天半个月;有些业主购房为了度假,一年就夏秋季节住上一小段时间;还有的业主一次性购买多套房屋用于投资,造成很多房屋空置。尤其是近两年,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乳山房地产的路子越走越窄,房地产上档升级迫在眉睫。

    三年前,在其他很多地方还依然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时候,乳山就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地产一卖了之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为此,乳山审时度势,率先探索解决房产闲置的市场化路子,不仅从规划上叫停了单纯商品房开发建设,而且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采取房屋返租、规划调整、与外合作等方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加快发展健康养生项目,短时间内形成专业机构养老、社区养生养老、居家养生养老、医疗机构康复养生等四种健康养生模式。

    如今,乳山银滩历经阵痛后,房地产发展迎来新的“拐点”,福星老年公寓、爱之源国际养老中心、百合老年公寓等大型专业养生养老机构和香港平远国际城、东方国际养生城等养生养老社区正引领着银滩健康养生产业驶入快车道。目前,乳山银滩养生养老床位达3000多张,平均入住率超过60%,预计2-3年,养生养老床位突破1万张,常住人口出现连年递增的现象。

    在推动房产转型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的同时,乳山银滩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打造宜居新区,不断提高入住率。近年来,乳山银滩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交通、污水处理、教育卫生、休闲购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了41条、总里程116km的“五纵二十横”的交通网络;铺设了12km的污水管网,建成了1座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西部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500吨的污水处理站。为方便居民就医、上学和购物,建立3家医疗机构和4所幼儿园、1所初中、1所高中、1所大学;建设了东部两处海水浴场、两处便民市场、长江超市、威海家家悦集团的三家门店;为解决冬季供暖,建设了热电厂,铺设了全覆盖式供暖管网,对入住率低的居民楼采取电力供热、燃气供热、地源式供热等多种供热方式;实施了天然气置换工程,先期入住的4.5万户居民全部通上了天然气;所有的金融机构、便民机构都在银滩设置了网店。目前,乳山银滩的基础设施配套正在持续建设完善中。

    今年下半年,乳山市在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过程中,还将对银滩的公交线路进行重新规划,将增加1倍左右的公交车辆投入到区域内的公交运行中,不仅开通直达火车站、汽车站专线,而且还将增开夜间公交班车,更加方便居民出行。

    今年62岁的哈尔滨人王海刚一退休,就和老伴一起“移民”到了银滩,今年是他到银滩的第7个年头。“这边空气好,环境好,刚来的时候,这边房屋入住率确实不够高。最近这几年银滩变化很大,一年一个样,出门有超市、有菜市场、有公交,吃住行都很方便。在哈尔滨,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退休后选择了‘移民’到银滩,我的邻居们也逐渐多了起来,平时大家伙一起唱歌跳舞,组织个文化活动,小日子舒坦着哩。”谈起乳山银滩的发展,王海刚很有信心的说,从这几年当地政府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加大基础投入的力度来看,银滩转型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常住人口也将持续增加。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王瑜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