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夏季过敏人数不断增多 医生盘点五大元凶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   2013-07-30 08:49:00

    原标题:医生盘点夏季过敏五大元凶

  夏季是过敏的高发期,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过敏的症状。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获悉,夏季过敏人数增多,过敏原主要是五大方面:蚊虫、鱼虾、衣物、膏药、金属。

  一:蚊虫

  中大医院皮肤科董正邦主治医师说,夏季过敏70%是由于蚊虫(蚊子、螨虫等)叮咬引起的。其中要注意的是,被螨虫叮咬后,轻的会在皮肤上出现梭形、椭圆形的红斑,严重的全身过敏。

  应对:如果出现因为蚊虫叮咬而引起的过敏,可以服用一些抗组胺性的药物,涂用一些含有炉甘石成分的洗剂或者乳液。尽量不要用风油精、花露水,因为用这些产品会引起二次过敏。

  二:鱼虾

  吃龙虾喝啤酒是不少人的最爱,但董正邦医师解释,夏天啤酒并不是小龙虾的好搭档。吃大量鱼虾时喝啤酒,除了容易过敏,还会让人体内的尿酸代谢增多,引发痛风、结石等。

  应对:对于鱼虾过敏的情况,除了停止食用鱼虾外,可以吃一些如开瑞坦等抗组胺性药品。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如出现呼吸短促等问题时,要及时就医。

  三:衣物

  衣物过敏多发在夏天身着厚重工作服的群体中。董医师解释,这是由于衣服中含有某些化学添加剂,如甲醛等。此外衣服上的增白剂、染料、上浆处理也会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

  应对:新衣服穿上身之前一定要记着清洗一下。最好不要用肥皂和洗衣粉。可以加一点中性的洗衣液,如果没有洗衣液,放一小半勺盐也可以。

  四:膏药

  董医师介绍,夏天贴膏药最容易过敏,因为夏天人体出汗较多,膏药中的某些物质更容易挥发,特别是膏药中的易引发过敏的成分,如生姜、肉桂、白芥子、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

  应对:贴止痛膏药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且在揭下膏药之后还应间隔半天以后再贴新膏药。

  五:金属

  盛夏“首饰病”也很常见,如有人脖子戴项链的地方常常有一道红圈。专家表示,金属首饰里含有的镍、氯化钴、铜等是导致金属过敏和接触性皮炎的“元凶”。

  应对:建议市民夏季长期佩戴珠宝首饰一定要定期清洗消毒,要尽量戴纯金纯银、天然宝玉石等首饰。在运动、洗澡、睡觉时,最好取下饰品。

  通讯员 崔玉艳 刘敏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达欣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