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实:降车温巧用内外循环效果最佳
来源:浙江在线汽车网 编辑: 2013-08-02 15:47:00
原标题:降车温 巧用内外循环最有效
这几天的太阳可谓是毒辣当头,阴凉的停车地成了香馍馍。白天,停在太阳底下的汽车车内很容易升温,车主们用车之前往往会用各种办法来降低车内温度。笔者了解到几种车主们常用的降温方法:打开车门通风、来回开关车门扇风、打开车门开空调、关闭车门开空调,以及先开车门通风再关门开空调等。
为了检验这几种方法的降温效果,笔者专门进行了对比实验。试验后发现:先将车门打开通风,再关闭车门开空调效果最好。
(本次实验仅对实验样品负责,结果仅供参考)
实验条件:
某日中午1时30分,室外温度37.5℃,本刊编辑部旁边之康乐三弄露天停车场,将一辆越野车停放在阳光下,待车内升温到40℃后,在10分钟内,分别用上述办法给车子降温。
》》实验1:
打开所有车门通风
车内温度达到40℃后,打开车门便有一股热气袭来。笔者将前后四个车门全打开,静置10分钟后,笔者查看温度计,发现只下降了1℃。笔者坐入车内,感觉气流不流通,闷热。
总结:打开所有车门给车降温的方法虽然最环保节能,但并不能快速给车子降温。
省体力:★★★★★
降温效果:★
节能:★★★★★
》》实验2:
打开后排车门,来回开关前排车门
打开副驾驶座后排位置的车门,来回开关驾驶座的车门扇风,10分钟后,车内温度只从40℃下降到38℃。反复开关车门需要体力,车主给车子降温的同时却让自己升温了,车内温度虽然稍有下降。坐进车内没感觉到凉爽,反而是不停地流汗。
总结:这个办法也很环保,可人又累又热。同时,频繁开关车门可能导致车门限位器阻尼失灵。
省体力:★
降温效果:★
节能:★★★★★
》》实验3:
打开所有车门,开启车内空调
将4扇车门全打开,坐进车内打开空调,并将模式设置成内循环,风力调至最大。车外面的风吹进车内,空调也吹在笔者身上,10分钟后,车内温度从40℃下降到34℃。
总结:虽然有空调吹着人感觉比较凉爽,可是不断有新的热空气进来,降温速度比较慢,而且比较浪费。
省体力:★★★★★
降温效果:★★★
节能:★★
》》实验4:
关闭所有车门再打开空调
关闭所有车门,再打开空调内循环,同样将风力开至最大。10分钟后,笔者进到车内,已经比较凉爽,温度计上显示此时车内温度为29℃。
总结:10分钟内能将车内温度下降11℃,效果明显,内循环比较节能。
省体力:★★★★★
降温效果:★★★★
节能:★★
》》实验5:
先开车门静置再关门开空调
将4扇车门打开,静置5分钟。5分钟后,由于当时风比做实验一的时候大,车内温度下降至36℃。之后笔者坐进车内,同样打开空调内循环,风力最大。只过1分钟,车内温度便下降了2℃。5分钟后,车内温度为29.5℃,已接近实验四的结果,笔者也感觉温度比较舒适。10分钟后,车内温度已下降至25.5℃。
总结:这个方法比实验四的方法更环保节能,如果车主希望温度更低,则需要多一些时间。
省体力:★★★★★
降温效果:★★★★★
节能:★★★
如何巧用汽车内、外循环
汽车内的风扇开启后,有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使用状态。
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即使不开风机,车辆行驶时仍然有气流吸到车内,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
内循环状态是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内循环主要是及时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另外的作用就是保温。
内循环可以提高空调利用效果,相当于把车内的冷空气再制冷,空调效果更好。不过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会使车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可能让人感到不适,最好能内外循环交替使用。另外,使用外循环要比使用内循环更耗油。
责任编辑:达欣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