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人社局:弘扬志愿精神 亲情服务群众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3-03-14 13:59:00
文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大众网威海3月14日讯 (通讯员 李芳 见习记者 王晓青) 文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2011年9月成立,由55名青年干部职工组成,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真诚奉献、亲情民生”服务宗旨,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心社会、服务发展、贴近百姓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全市人社系统青年干部奋发有为、务实争先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荣获2012年第四届“威海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2013年文登市首届“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称号。
自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志愿服务队结合人社系统的业务职能和服务领域,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按照“自愿组合 统筹安排”的原则,55名志愿服务者重新组建5个志愿服务分队,全面提高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实践中,积极推行固定项目常态化,临时项目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方式,先后组织开展了“红色关爱”、青春领航、志愿服务百村行、社会妈妈、网络志愿者五个志愿服务项目,志愿队成员平均志愿服务时间达50小时以上,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红色精神引领,主动服务社会
开展“红色关爱”志愿服务行动,组织16名青年志愿者分两队,对全系统离休老干部定期开展红色关爱,发放“关爱服务卡”,并定期走访聊天,给老人精神慰藉,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帮助红色老人清扫卫生,陪同户外健身锻炼,并及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10余个;开展“社会妈妈”志愿项目,坚持每年为文登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捐款,并将所有款项作为聋哑孩子们的医疗保险金存入个人账户,目前已办理参保58人;开展网络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志愿者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使网络服务队伍在网络信息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引导、远程教育、志愿者组织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才能,共发布舆情96条,博文20篇,录制新农保政策宣传片6部。
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发展
将志愿活动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主推“四进四送”志愿系列活动,在全系统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实现了志愿活动开展由短期化向长效化的方向转变。进企业、送法规,组织以案释法专题入企宣传30余次,为全市近900家规模以上企业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汇编2000余本,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科学用工理念,强化了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维护了全市用工环境的和谐稳定;进工地、送服务,以城市新蓝领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先后12次结合“农民工恳谈日”活动,走进建筑工地设立咨询服务台、发放政策明白纸,现场为职工答疑解惑,得到了农民工兄弟的交口称赞;进校园、送政策,志愿者们将自己编排的创业培训课程溶于了职教毕业生的教学体系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并多方联系与技工院校开展“首席技师进校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在校学员实际操作水平;进社区、送文艺,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惠民政策编排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组织重点村居和镇办文艺演出21场,并现场发放宣传小手扇10万份,在送文化下乡的同时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深入基层一线,亲情服务民生
充分利用周末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百村百企行”活动,主动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市中广场等人口密集区,开展便民利民政策宣传服务,设立政策咨询点,及时发布最新民生讯息;组织志愿者到包扶村参与建设,先后组织150余人次到村开展环境清理,投资90万元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为侯家镇小洛村、文登体校等处的贫困学生捐款3万元,积极扶困帮危;走访部分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等服务,帮扶实现就业;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天福、葛家敬老院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棉被、大米等慰问品,为老人们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还送上志愿者编排的文艺节目,让老人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