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南海新区大学生村官高杰的“生态农业梦”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3-04-17 17:19:00

    大众网威海4月17日讯 (通讯员 刘昌勇 记者 王晓青) 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村庄,诞生一个村民共同创富的梦想。
    4月8日,南海新区北黄村。早上5点多,村民丁玉忠就匆匆起床了,简单地喝了碗面汤,就开着手扶拖拉机,直奔村东被黄垒河冲积出来的一片平坦田地。在这里,丁玉忠种植了20多年的韭菜。
    “今天,合作社理事长会过来带着我们育苗,听说有不少新品种。等苗长成了,全部采用防虫网种植。”丁玉忠说着,将手扶拖拉机停在一片田地里。此时,这里已经赶来了不少村民,有扛铁锹的,有提水桶的,也有开拖拉机的。在他们中间,有一名年轻的小伙,他就是丁玉忠说的“合作社理事长”高杰。
    2010年8月,高杰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被选聘为南海新区裴家岛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由于工作出色,经组织部门严格考察,2011年下半年,他被安排担任紫草泊村党支部书记。
    谈及基层工作的感受以及时下的热词“中国梦”,高杰说,“中国梦”也是农民的梦。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也为推动和引领更多农民共同去追寻致富梦、幸福梦。
    “理事长带着我们种植生态韭菜,发展专业合作社,这是大伙期盼已久的事,我们要一起把这件事做好。”丁玉忠说。有一件事情他至今难忘,那就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一名小伙来到北黄村,而且一呆就是一个月。期间,他挨个韭菜大棚看,见人就问韭菜种植的事。
    “当时,我知道他是附近紫草泊村的大学生村官,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关心我们的韭菜。”丁玉忠回忆说,直到有一天的交流中,高杰的一句话戳到了他的心窝里:“大爷,咱种这么多年韭菜,还是老品种、老种法,卖的是最低的价,我就是想和大伙一起想想法子,种生态韭菜,种赚钱的韭菜。”
    确实如此,作为威海有名的韭菜专业村,北黄村的韭菜种植面积曾经一度达七八百亩,而如今却减少到了两三百亩。丁玉忠的菜棚里,长着的也是已经7年的老品种。
    高杰认为,重塑北黄村优势,必须走生态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路子。为此,他与北黄村菜农深入交流探讨,又上网查了很多材料,还请教了市农业局的专家,最后决定推广防虫网种植方式。
    “防虫网适用于很多蔬菜的种植,但对韭菜尤其适合。因为韭菜病虫害主要来自苍蝇,防虫网挡住了苍蝇,也就挡住了病虫害。”高杰介绍说。
    去年6月份,丁玉忠率先响应,将自家三亩韭菜全部罩上了防虫网。“罩上网后,不仅没虫了,节省了农药和人工,而且由于罩网后地面温度降低3到5摄氏度,更加适合韭菜生长,产量一下子增加了20%。”丁玉忠说。
    据高杰介绍,去年,他们共推广发展了三四十亩防虫网韭菜棚,菜农的平均收益每亩增加了30%,大大调动了菜农种植韭菜的积极性。
    看着这位有能耐的小伙,北黄村100多户韭菜种植户共同推荐高杰为“为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由此开启了北黄村韭菜专业化种植的路子。
    “今年,我们从村民手中又流转了50亩土地,总体种植规模将达到100多亩。”高杰告诉记者,目前,家家悦、永和等采购商都到村里进行了考察,并有采购意向。等到了收割期,合作社每天韭菜产量将达到四五千斤,价格将比普通韭菜翻一番。
    高杰说,他从农村出来,热爱土地,更热爱农民,他要和北黄村村民一起实现更大的“生态韭菜梦”,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魏雪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