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上好一连:情注海岛谱写爱民之歌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4-08-01 19:30:00
1968年毛主席赠送的核桃树
海防一连军医为百姓看病
军民一家亲(海防一连供图)
连队在岛上执勤守护安全(海防一连供图)
大众网威海7月30日讯 (记者 王景成) 头顶有军徽,心中有人民。作为独立驻防的海防连队,济南军区某海防团海防一连始终把“爱海爱岛爱人民”作为新时期革命军人的精神守望,从1956年进驻至今,持续开展建岛护岛、便民助民活动。7月29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大众网记者走进威海刘公岛,探访这个多次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的“明星连队”。
情系海岛,牢记毛主席期望嘱托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7月29日,大众网记者从威海市区旅游码头乘船,经过大约20分钟到达刘公岛,海防一连就驻扎在此。
“海防一连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荣誉的连队。”海防一连指导员万伟指着一棵长势旺盛的树木告诉记者,这棵核桃树是1968年老指导员王文玉参加国庆观礼时,毛主席送给连队的礼物。当时,核桃树从北京带回连队后,全连官兵欢欣鼓舞,把它当作“宝贝”似的,从这个人手里传到那个人手里。为了让官兵牢记这份珍贵的礼物,连队把它栽到了门前最显著的位置。
在与核桃树相伴相守的岁月里,一连官兵越来越感受到这棵核桃树的深刻寓意。他们理解,毛主席送我们核桃树,就是要让我们像核桃树那样深深扎根海岛,忠诚地当一名守岛哨兵。为此,每年新兵下连、新学员报到,连队都组织他们在核桃树下宣誓,让大家牢记毛主席的期望嘱托,强化戍守海防的使命责任。每当果子成熟时,连队都会把核桃分发到官兵和村民手中,但大家没有一个人舍得吃下,而是用这些核桃拼成小岛和“心”字图案,抒发爱岛守岛爱人民的真挚情感。
这棵核桃树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送走了一代又一代官兵,但唯一不变的是这个岛上的乡亲们,与他们一起见证这棵树的“成长”。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1956年进驻至今,刘公岛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海防一连所有官兵的心。“刘公岛上有一个村子,叫刘公岛东村,2013年8月14日,我刚到连队上任的第二天,突然接到消息,这村子有一位老人找不到了。”指导员万伟说,老人走路时不小心摔倒在山沟里,由于年纪比较大,再加上晚上天气湿冷,当时非常害怕。得知消息后,连队抽调了一个班,找了整整一天一夜,最终将老人从山沟里找到,并护送到家里与家人团聚。
2007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当人们正沉浸在欢度仲秋佳节的时候,一场突入其来的风暴潮袭击了胶东半岛,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暴风雨中,时任一连连长的刘涛迅速带领官兵冲向花了不少心血才建起来的蔬菜大棚,用绳子、木棍、铁丝等对大棚进行加固。这个蔬菜大棚里种植了黄瓜、西红柿等七八种蔬菜,多数已经挂果,是大家吃到新鲜蔬菜的保证,一旦被风暴潮摧毁,将会使战士们的心血化为乌有。
晚上9点,正当官兵们在风雨中加固大棚时,刘连长接到了岛上旅游码头打来的紧急求援电话:旅游码头周围的堤坝在巨浪的冲击下正一块块向下剥落,情急万分,一面是连队的蔬菜大棚,一面是地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刘连长当即决定全连集合,立即赶往码头抢修堤坝。战友们一个个跳下海,不顾自身安危和冰冷的海水,搬石块、运沙袋,滑倒了,爬起来再继续干;鞋掉了,光着脚往前赶,他们用身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浪堤”。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官兵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有人民”的承诺。其实,不光官兵爱人民,人民也同样用热情拥护着官兵。“快来我们家尝尝刚蒸的包子。”“到我们家吃块西瓜再走。”“你们进来景区我们就不要钱了。”……许多村民和景区的工作人员,只要见到一连的兵,都特别热情。
全村150名老百姓,人人都认识一连兵
据了解,海防一连的军医每月都定期到村里巡诊,为村民检查身体,送医送药,雷打不动。除此之外,他们还不定期或者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免费就医。
“大叔,我来看看您,最近身体怎么样?”7月29日,海防一连军医孙奇背着药箱,轻车熟路地来到村民陈大叔家中。“我的身体好着呢,上次你刚给我查的体,最近没感觉有什么不适。”陈大叔回答到。孙奇告诉记者,陈大叔平常脾气比较倔,一般不会主动找他们看病,除非感觉身体不舒服才告诉他们过去看看。“他平常爱喝酒,所以抽空我们就来帮他量量血压、检查检查身体。”说着,孙奇把血压计拿出来,给陈大叔量了起来。“一切正常,不过得注意别喝太多酒。”孙奇叮嘱道。
今年51岁的陈大叔告诉记者,他在岛上开商店已经有几十年了,和海防一连一直都联系密切。但是起初的时候,一连的军医来给他义务巡诊,都被他拒之门外。当时在陈大叔看来,他们说是来看病,其实就是为了赚钱。虽然军医说不要钱,但陈大叔愣是不信,说那是为了以后多收钱,谁都拿他没办法。后来发生的事情,让陈大叔对军医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他发现军医真的不收费,而且没事的时候经常过来帮他搬货、为他看病,于是有什么感冒发烧的他也都会找这些“橄榄绿”。 “他们帮我看病好得快,我们全村的家庭,这些官兵几乎都去过,不光是看病,他们还帮助干家务,真是得好好谢谢他们!”陈大叔激动地说。
“每次逢年过节,这些官兵都过来看望我,我有膝盖疼的毛病,这些官兵为我送的膏药特别管用。”潘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都在这个岛上,老家是潍坊高密,子女都不在身边,平常家里有什么事都是这些“孩子们”帮忙,说着说着,老人眼里泪光闪烁。
“现在村里150口子人几乎人人都认识一连兵。”跟随孙奇一起去巡诊的一连司务长陈超告诉记者,他们经常给一些留守的老人送饺子,帮助他们干家务。“这些村民就和我们父母一样,经常给我们送好吃的,他们这么做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外树形象内强纪律,一连成岛上独特风景线
刘公岛在国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888年,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就诞生在此。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在刘公岛东部海域爆发,现在岛上还有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
“耻辱史激发报国志,甲午战争的耻辱决不能发生在我们这支部队身上!”海防一连经常用这段历史“折磨”自己,每年都要为新上岛的干部战士举行“五个一”入连仪式:看一场《甲午风云》电影、参观一次甲午海战纪念馆、上一堂甲午战争教育课、到北洋海军忠魂碑下接受一次警示教育、组织一次“铭记甲午国耻、做新时期海防卫士”演讲活动。
常年坚持的环岛跑是一连官兵铭史励志的一部分。长跑路线途经古炮台、英军营房、北洋海军忠魂碑、甲午战争纪念馆等刘公岛上标志性建筑。为了加强防守和铭记耻辱,在作战中,海防一连总结出“二能,三化,四百,五快,六及时”的训练方针,要求每位官兵,最少会五种以上技能,每位官兵都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刘公岛多雄伟,海上钢钉不可摧,甲午风云心头绕,一腔青春热血沸,紧握手中枪,誓把国门卫……”正如海防一连的连歌中唱的那样,步入一连营区,以甲午战争和精武强兵为主题的文化氛围交相辉映,让人时时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耳濡目染中,“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已成为全连官兵的座右铭,并业已升华为他们献身强军实践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
刘公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会迎来大批中外游客。一连把连队与景区形象紧密相连,开展“我为景区添光彩,景区因我更精彩”活动,引导官兵树立“窗口”意识,展示军人风采。
“来刘公岛的游客,既有省内的,又有省外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作为刘公岛的驻岛官兵,只有时刻保持良好军人形象,才能赢得中外游客的好评。”海防一连指导员万伟告诉记者,有一次,连队外出训练回来的路上突降大雨,路人纷纷撑伞避雨,但全体官兵在风雨中仍然保持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游客们有的驻足拍照,有的交口称赞,一位外国游客竖起大拇指大声喊道:“中国军人,OK!”
“你是山来我是海,山海相依情满怀;我是军来你是民,鱼水情深永不分。”这正是一连官兵热爱人民的生动写照。进驻刘公岛以来,一茬茬官兵牢记使命、忠于职守、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在加强连队建设、拥政爱民、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荣获“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基层建设标兵连”、“基层建设先进连”等荣誉。
责任编辑:闻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