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1:办餐厅会员卡 享会员折扣却好难
案例:庄先生持有某餐厅会员卡,但在一次消费后结账时,服务员却称,他点的是特价菜,不能享受会员9折优惠。
说法:消费者要清楚赠券、会员卡的优惠使用方式,商家往往会设置许多限制条款。
潜规则2:已交完安装费 才得知没法装宽带
案例:程先生通过电话报装宽带,交费后预约上门安装的师傅才告知,因他居住的地区没预留端 口,所以无法安装。
说法:有法律人士表示,企业对消费者先收费、后告知无法“服务”,本身就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而这种情况在垄断企业当中常见。
潜规则3:买了块“金表”“纯金”面一擦便花
案例:侯先生通过电视购物买了块“金表”,折后299元,广告承诺纯金、耐磨、抗压、带钻石 。而他收到货后却发现,手表的金色表面轻轻一擦就会划花。
说法:若消费者到手的商品与广告不同,那商家涉嫌用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
潜规则4:办张“连锁卡” 连锁分店优惠不同
案例:王小姐在一家连锁干洗店办了会员卡,使用时有些分店打八折,有些分店却打九折。
说法:会员卡的最后一项条款通常是“最终解释权归××所有”或“本公司拥有本规则的最终解释权”,这是“霸王条款”。
潜规则5:免费体验美容 被强行办2800元卡
案例:胡女士收到某美容院短信称可获一次免费体验服务。但当她体验完后,该院却称做的是碎脂项目,要求她交2800元办理护理卡。
说法:消费者要选择可信赖、有资质的美容服务机构,面对“免费体验”等美容宣传一定要谨慎 ,索取有效消费凭证,以备纠纷时维权之需。
潜规则6:靠“房托”炒作 造“人人争抢”假象
案例:2014年“五一”期间,合庆山后某楼盘开盘时出现了排队购房的热闹景象,但据业内人士爆料称,这是房托:房托到售楼处排队,用排序号换现金,一次报酬50元,前门进去领钱,后门开溜。
说法:购房者如果看到售楼处人流涌动的场面时,切莫轻信。
潜规则7:快递寄运电脑 收到的竟然是砖头
案例:谷先生去年10月通过××快递寄运价值4600元的电脑,到货后发现电脑不翼而飞, 取之代之的是砖头。
说法:若快递用假货替代真货邮递给消费者,可能涉嫌诈骗,消费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潜规则8:报外语培训班 退学易欲退学费难
案例:李小姐在天河某外语培训学校为儿子报名了一个学习班,并交了20节课的学费1万多元, 但其子上了3节课后想退学,学校却拒绝退还余下学费。
说法: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签订合同,那消费者是有权利要求学校退款的。
潜规则9:想按时提新车 竟需另外加价1万
案例:毕先生交纳5000元定金订购一部轿车,尽管签订的合同上商家承诺30天后按期交货,商家竟还称因该款车抢手,毕先生想按时提车要加价1万元。
说法: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维权成本高,消费者举证困难,汽车部件鉴定检测难,且目前我国还没 有汽车“三包”规定。
潜规则10:搬前低价揽活 搬时疯狂坐地起价
案例:马小姐从经区搬家至高区,与搬家公司约定价格380元,但在工人把所有东西搬上车后, 价钱却从原来的380元提升到500元。
说法:因搬家公司“坐地起价”而产生的投诉,占搬家服务类投诉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