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学在南海:威海南海新区实行15年免费教育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6-05-16 14:41: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5月16日讯 (通讯员 刘昌勇 张艺玮 记者 王晓青) “一个月省下340元,一年3400元,三年就是1万多块钱啊!”5月14日,在威海南海新区实验幼儿园门口,前来接孩子的郭春娥听到幼儿园要免除保育费和管理费后,反复、仔细地算着这样一笔账。“这不就是让孩子免费上幼儿园吗,这能为我减轻不少负担,真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郭春娥高兴得合不拢嘴。

  让郭春娥如此兴奋的正是威海南海新区今年要实行的幼儿园免费教育。14日,在南海爱心基金会成立一周年座谈会上,南海爱心基金会决定拿出200多万元用于幼儿园免费教育。从这个决定中直接受益的幼儿园有南海实验幼儿园、南海中心幼儿园、泽库幼儿园。去年开始,威海南海新区每年为南海高中所有在校生每人提供2000元资助款,除了支付1600元的学费,还能富余400元用于日常生活。这意味着威海南海新区实行从学前阶段至高中阶段共15年的免费教育。

  老家德州的郭春娥来威海南海新区已有一年半多,一家人租住在阳光城小区,自己平时干些零活,老公也没有稳定工作,夫妻俩人正努力争取在威海南海新区定居。“真没想到像我们这样的外来流动人员也符合免费条件。”郭春娥很是惊喜。

  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威海南海新区力图在全市率先进入全国教育现代化先进行列的一大实现路径。在幼儿园免费教育过程中,威海南海新区居民子女、在威海南海新区购房并长期居住人员子女、在威海南海新区从业人员子女、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子女均可享受基金会的资助,免费入托。

  “也就是说,只要住在威海南海新区,投身于威海南海新区的发展建设,他们的孩子就能够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南海爱心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昌信说。15年免费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资金全部由南海爱心基金会承担,目标就是根据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更大地让惠于民,叫响“学在南海”品牌,营造威海南海新区教育氛围,提升威海南海新区的核心竞争力。

  威海南海新区定位为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滨海新城。作为城市,教育关乎着发展的核心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让威海南海新区实现大发展是每个南海人的梦想,这也需要区内所有人共同努力,南海爱心基金会就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

    南海爱心基金会是我市首只非公募慈善基金,已经有47家会员单位,总额已达9000多万元,是全省最大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之一。“爱心基金会发挥救助、资助、奖励三大职能作用,资金不可能全部用在居民救助上,还要用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上,教育资助就是一个大方面。现在,每年爱心基金会用于各项事业的资助救助资金中有一半以上用于教育资助。”刘昌信说。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动员全区力量扶持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这不仅让威海南海新区在15年免费教育的道路上先人一步,也让区内学校在特色发展及名校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良好的特色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兴趣的巨大潜力。南海实验学校特色教育成果显著,学校不仅开发出具有本土性和本校性的校本课程助推信心教育,还引进机器人设备,组建科研小组,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教育发展,南海爱心基金会资助南海实验中学20万元,支持学校办好特色教育,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学教育,进一步提升在校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科技后备人才。

  名校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名片,支持南海高中建设名校,就是提升威海南海新区的竞争力。去年,南海高中先后实施了免费教育以及名校建设基金。今年,南海爱心基金会再次资助南海高中150万元用于名校建设。“有了这部分资金,学校会遵循直接用于学生,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直接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直接用于教职员工,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原则,用好资金,全力打造名校。”南海高中校长宋文胜说。

  从学前到高中,15年一站式免费享受优质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求学南海。“经常看到威海南海新区‘威海之南 海纳百川’的宣传标语,我们感受到了这里带给外来子女的平等与包容,这里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我下定决心把在老家读小学的女儿也接到这里读书。”郭春娥说。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