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威海首批5名逝者树葬 每月19日为集中安葬日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6-05-19 16:50:00   作者:

树葬证书

威海市公墓管理处树葬区

亲属将骨灰装入树葬专用盒中

工作人员引导亲属安葬逝者

每棵树可安葬4名逝者  

  大众网威海5月19日讯 (记者 王晓青 通讯员 林伟强) 5月19日,威海首批实行树葬的5名逝者的骨灰在威海市公墓管理处树葬区安葬。据悉,威海市公墓管理处将每月19日定为集中树葬安葬日,今年将实行免费安葬,2017年1月1日起将由物价部门核定树葬收费价格,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成本价格开始收取树葬安葬费用。

  早上8时30分,陆续有预约树葬的逝者亲属来到威海市公墓管理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树葬登记表》,办理登记手续。随后,亲属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指定地点,将骨灰换装到树葬专用盒中,并粘贴标识卡片进行封装。换装后的骨灰盒则由亲属自行处置。骨灰换装结束后,工作人员给亲属发放树葬证书,亲属把换装好的生态骨灰盒亲自送往树葬区。

  安葬现场,由工作人员按照亲属出示的《树葬证》上的顺序号,按照公墓指定位置依次下葬。随后,工作人员在安葬结束的树周围轻轻铺好草坪,并进行浇水等后续管理。据了解,威海市公墓管理处推出树葬这种绿色殡葬方式之后,短短一周内便接到10余位亲属预约。5月19日树葬现场,一位老大爷说,这次安葬的是老伴,自己将来或许会选择海葬的方式,总之,要选择环保的方式。

  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树葬区占地5200平方米,种植1600棵树,每棵树安葬4名逝者。为遵循环保原则,树葬区不设置碑石等实物标志,亲属根据树木位置确定安葬地点。为保证顺序清晰明了,按照规定,树葬区用户不得随意挑选位置,不得干扰管理人员的工作秩序。每名安葬的逝者,工作人员都在对应位置的图表进行了纸质版的标记,万一亲属忘记安葬位置,可以到公墓管理处查询。

  据悉,威海市区范围内(环翠区、经区、高区、临港区常住户口)还没安葬的逝者(办理时凭火化证明、寄存证明),今年内都可免费进行树葬。符合条件的逝者亲属可致电市公墓管理处提前预约树葬免费安葬业务,电话5920321。安葬当天逝者亲属需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及已被注销的逝者户口簿或有关逝者为威海市区户籍的证明,到市公墓管理处业务大厅填写《树葬登记表》,办理登记手续。

  此外,工作人员提醒,在树葬区,逝者亲属应爱护树木、草坪,严禁燃放爆竹、烧撒纸钱、摆放花圈、供品和上香等行为。同时为了方便逝者亲属识别,可在树上用环保材料挂上标志牌。树上标志牌应采取简单、环保的纪念形式,不能采用金属、塑料等不环保的物品。

  相关链接:

  绿色殡葬——海葬2012年开展以来,300多名逝者魂归大海

  2012年3月27日,威海市民政局发出在全市开展骨灰免费海葬活动的通知,并于同年4月和9月开展两次海葬活动。到目前为止,威海市公墓管理处先后开展5次海葬,300多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2016年海葬定于9月份开展,目前已有80多人报名。

  相比其他丧葬方式,威海市本地户籍骨灰海葬服务不花一分钱,具有威海市常住户籍居民死亡的骨灰免费撒散,且免收4名丧属的船舶使用费,对海葬过程中使用的可降解盒、鲜花、手套、礼仪、海葬证等全部免收费用。参加海葬活动的丧属超过4人时,每超一人收费50元。对撒散非威海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的骨灰,按每具骨灰500元标准收取成本费。

  作为一种生态殡葬方式,海葬活动开展四年以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已有300多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在政策支持方面,除活动中费用免费之外,免费海葬费用列入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预算,实报实销。海葬活动举办之前,各市区殡仪馆将对准备海葬的骨灰实行免费寄存。

  此外,为纪念海葬逝者,为家属提供一处祭拜场所,市公墓管理处还专门设立了海葬纪念墙,免费雕刻海葬逝者姓名。目前已经参加威海市海葬活动的逝者亲属,可由经办人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及《海葬证》到市公墓管理处办理海葬刻名登记事宜,并在原始海葬登记表上签字确认,刻字手续办理业务截止到今年9月份海葬结束,届时将同今年参加海葬活动的逝者一起雕刻,今后参加海葬活动的逝者亲属将在办理海葬手续同时免费办理刻字手续。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