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出炉 威海列第30名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6-09-08 14:58: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9月8日讯 9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课题组对外发布“2016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威海位列第30名。和以往的许多城市排名不同,该排名更加侧重城市民生方面的工作,包括民生基础、收入消费、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安全健康指标等。

  据悉,该报告选取的样本囊括了全国27个省的262个地级市。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昨天发布的消息称,“2016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为北京师范大学每年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的一部分。其考核体系包括5个二级指标,即:民生基础、收入消费、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安全健康,以及29个三级指标。

  这其中,“民生基础”指标所占权重最大,为28%。涵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5个三级指标。来自威海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威海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001.57亿元,201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80.53万人。综合省内其他城市发布的GDP信息,威海GDP总量虽然在全省只能排到第十,但人均GDP全省第二。这为威海民生指数的提高,加分不少。

  相对于人均GDP,第二项“收入消费”指标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能直观地反映市民的幸福感,因为这是扣除各种直接税以及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等。2015年威海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491元,增长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36元,增长8.6%。此外,这一年威海人均消费支出是18202元,增长1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525元。与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相比,威海多了近3成。在“收入消费”指标中,还特别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和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纳入考核,而威海在这方面一直颇有建树。

  “居住出行”也是重要的民生考核指标,包括旅游总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每万人拥有民用汽车、邮电业务总量、移动电话普及率、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威海城乡居民出游,前后消费了17.64亿元,比此前一年增长了17.5%。去年威海市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了455.35亿元,接待入境游客46.17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541.75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威海人愿意花钱出游,享受生活。此项其他方面的指标,威海市也有很好的成绩。如2015年威海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313.19亿元,其中住宅投资256.62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1.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66.49万平方米,增长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87%。

  在“文化教育”这项指标上,2015年的威海教育无疑写下浓重的一笔。这年9月,继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后,威海迎来了第三所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威海),以及其首批学生。3所211高校的数量,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地级市中也屈指可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威海普通高等院校已达9所,在威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有70678人。除了教育上的发达,文化上威海也不落人后。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6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17座。

  “安全健康”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威海也是不遗余力地在推动这两方面的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626个,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6.21张、医务人员数6.83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81.1岁,主要健康指标居全省前列。此外,2016年全市已有86.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28.7万名离退休职工享受养老保险。有91.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9.6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有2.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综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利然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