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威海南海新区开展特色义务教育 让孩子更出色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6-10-09 15:48:00   作者:

  大众网威海10月9日讯 (通讯员 刘昌勇 孙大伟 记者 孙琳) 9月21日下午第三节课,是南海实验学校的校本课。上课铃声一响,480名初中生根据兴趣爱好,奔向机器人制作室、贝类工艺室、民俗剪纸室、创意沙画室、木工创作室等不同主题教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发散思维进行创作。

  “我们太棒了!”临近下课时,看着自己的沙画创意作品在与几个同学的合力下顺利完成,初三学生丁颖高兴地叫起来。

  丁颖是土生土长的南海人,但对于威海南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感受大部分来源于校本课程。“我最喜欢海文化课程,在动手实践中,我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家乡的发展更自豪,对自己的未来成长更有信心。”丁颖说。

  丁颖的感受实现了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初衷。“我们的校本课程立足威海南海新区特色开发而成,主推‘信心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南海实验学校校长孙连福说。

  重视素质教育,狠抓特色办学。以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威海南海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特色。

  南海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为一体的规范化学校。学校因威海南海新区开发而成立,依海而建,距离大海不过几百米。校园内,从小学到初中,无论是楼宇、道路命名还是教室、走廊装饰,都与海有关。就连自主开发编纂的校本课程也是特色海文化。

  “为什么把海文化为主题的‘信心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我们是经过充分调研和酝酿的。”孙连福说,调研一些知名学校发现,学校的特色教育应该和本校的传承、所在区域的发展定位相结合。

  “学生有好的未来,首先要对自己、对当前和未来充满信心。”孙连福说,威海南海新区是蓝色经济的崛起之地,学生是这个城市的未来建设者,需要“向好发展、向高发展”的信心。正基于此,学校提出了“信心教育”的理念,融入新区元素,放大新区优势,让学生不仅对新区发展有信心,还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

  在“信心教育”理念指引下,实验中学建成了以海洋生物园、海韵园,海洋文化馆、船模展馆,文化励志廊、手工创意廊、师生书画廊、知识风采廊,贝类工艺室、民俗剪纸室、创意沙画室、木工创作室为内容的“二园二馆四廊四室”,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搭建起学生实践创作展示平台。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2014年引进机器人设备,选拔优秀教师和学生组建制作小组。去年实验中学代表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荣获亚洲机器人联盟锦标赛金奖。

  优异的特色教育引起区内广大企业家的关注。今年5月份,由区内企业家组成的南海爱心基金会出资20万元支持实验中学办好特色教育。

  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为实验中学提供桌面打印机、扫描仪等3D打印设备,丰富学校特色教育课程,培养3D打印人才。

  南海实验小学则编写了《我心向海——蓝色文化校本课程》必修教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沙雕制作、沙画、贝类制作、折纸、渔家菜制作等动手实践活动,普及海洋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识海、亲海、爱海。

  在新区的另一端,位于泽库镇的泽库中学则通过“容融”理念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学校外地学生超过半数,学生在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境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建立上更加注重包容、接纳,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泽库中学校长王荣军说,学校以“容融”理念对学生进行德育,将这些差异统一起来。

  为此,学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并关注学生的性格、家庭、学习成绩、心理状况等,以此作为德育教育活动的基础。还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目标评价”的容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从活动项目入手,在健步走、韵律操等传统活动基础上融入了竹竿舞、抖空竹等外地特色体育项目,让外地学生担任“老师”,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中增进友谊,实现“容融”。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