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出院时,他对医生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   2017-11-10 14:39:00   作者:

威海市中心医院院长丛海波(左前)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丛海波(中)正在进行3D打印椎体植入手术

  大众网威海11月10日讯 (通讯员 李祥安 王倩 记者 贺敬浩)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地方,出了门就不要回头,一个是监狱,一个是医院。前者意味着灵魂的彻底救赎,后者则寄托着人们对健康的向往。然而,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杨先生,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办理完出院,即将踏上归途的时候却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两年半后,他真的不远千里回来了……

  “他们不是我,不理解我当时的心情”

    杨先生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一名警察,2009年8月因公身受重伤,其中最严重的是左腿胫骨腓骨骨折、骨筋膜室高压,出现腿部肿胀、组织坏死等情况,当地医院建议截肢。

  年轻的杨先生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接受截肢的建议,于是转往北京某知名医院治疗。针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和骨折,医院施行了切开减压和骨折内固定手术,最终腿保住了。但得知腿内用于固定的钢板要跟随他一辈子,他无法接受。体内钢板的异物感时时折磨着他,再加上肌疝造成的肿胀和无力感,让他的身体和内心都备受折磨。

  “我是个要强的人,那时候走楼梯都不愿意走在别人前面,一瘸一拐的让人笑话。左腿比右腿粗得多,买裤子时也很麻烦。”杨先生说,那时候不但生活诸多不便,在单位也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常常感到劳累,就要休息两三天。这一切让他承担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心理压力。

  “别人劝我,能保住腿就很好了,但他们不是我,不理解我对回归正常生活的那种渴求。”

丛海波(左一)通过AR技术实施3D打印椎体置换手术

  “那一刻,是我的重生”

    转机出现在2014年11月,杨先生在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看到了“骨科神医丛海波”的专题报道,怀着最后一线希望,与威海市中心医院取得了联系。

  “作为外地患者,我没想到预约到这样一位‘骨科神医’会这么顺利。”杨先生如愿见到了威海市中心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丛海波。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杨先生肌肉筋膜破裂,修补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取出钢板,手术会非常复杂,但经验丰富的丛海波很有信心地对他说:“放心,没有大的问题。”这句话让杨先生紧闭的心门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杨先生入院后,威海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完善了相关检查,由丛海波主刀,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为杨先生顺利取出内固定物,并修补了肌肉筋膜,解决了其缺损造成的肌疝。

  手术后,杨先生腿内的异物感消失,经过一个月的休养康复,可以拄单拐行走了,出院半个月后,就可以扔掉拐杖,像正常人一样活动了。杨先生说,那一刻,是他的重生。

丛海波(左)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杨先生为从海波院长及威海市中心医院全体医护送上锦旗

  “就让这块钢板以另一种形式跟我一辈子吧”

   说起这次手术成功的原因,杨先生总结说,丛海波院长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真的能理解患者对于健康的那份渴求,是用心在治疗,所以他敢接别人不敢接的病人,能做别人不能做的手术,宁肯自己去承担手术的那份风险,在巨大压力下也要为患者的康复“搏一把”。

  不单是丛海波,关节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也让杨先生印象深刻。由于治病心切,他曾向主管大夫于长征提出要求,一定要用最贵最好的药,于长征却对他说:“最贵的不一定适合你,只要是适合你的药,就是最好的。”一句实实在在的话,给了他无比的安慰。杨先生和亲属在威海住院,遇到方言障碍,生活不便,关节外科的护士们就帮忙订餐,给他们提供生活细节上的帮助和便利。这一切让杨先生感激在心。

  出院时,杨先生对丛海波和医护人员们说:“我一定会回来的,会回来感谢你们的。”这一去便是将近三年的时间,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琐碎拉扯着杨先生脱不开身,但是与日俱增的那份感恩之情却在心头慢慢累积。终于,杨先生决定抛开一切,驾车行驶了1000多公里,专程回到威海市中心医院,去见那些让他时时挂念的人。

  2017年11月8日,杨先生如愿见到了丛海波,把写有“仁心仁术 技艺高超 博采众长 妙手病除”的锦旗送到了丛海波手里。这一刻,距离杨先生第一次在新闻中见到丛海波,已经整整三年了。

  “比起我刚见到丛院长,他最大的变化是头发有些花白了,可见这几年他一如既往地操劳,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杨先生说,他在关节外科住院的时候,丛海波经常早晨四五点就去查房。有一次丛海波出差,晚上十点多刚一回来,就到病房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我住过的医院,每天早上都是按照保洁、医生护士、院长这样的顺序到达病房,而威海市中心医院正好是反过来的。丛院长的这份心,不是患者不会懂,现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我只是希望丛院长能够保重身体。”杨先生由衷地说。

  如今,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取出的那块钢板,被杨先生收藏在家里。“曾经以为这块钢板会跟着我一辈子,如今取出来了,就留作纪念吧,每每看到它,就会想起千里之外的威海。”杨先生说。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些曾经为了杨先生的康复而不辞辛苦的医务人员们,如今还在忙碌着。因为在这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从不停歇……

初审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