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
大众网记者 邓慧慧 威海报道
千种水果,苹果为王。在中国古代,新娘子坐在轿中待嫁时,手中常握着一个苹果,以寄托对婚姻美满的期盼与祝福。苹果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符号,而今,苹果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产业的辉煌交织在一起,绽放出新的光芒。
中国苹果看威海,11月28日,由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威海苹果行业协会承办的威海苹果全国农交会专题推介活动在广州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将中国苹果市场的目光聚焦于威海。
何以造就威海苹果的独特魅力?
地肥水美 优越环境滋养
近些年,威海以山环水绕、滩净湾美的美景强势“出圈”,但威海不仅是景色宜人的海滨城市,还有独特资源禀赋赐予的物产丰饶,其中又以苹果备受自然优待。
这里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纬度,光照适宜,四季分明,是世界黄金苹果带;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三面临海,年降水量700多毫米,水分适宜,恰能满足苹果生长所需;
这里土质疏松透气,土壤类型为中壤和砾质土壤,富含磷钾,沃土肥田,能有效促进苹果的生长发育……
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酿就了威海苹果脆润甘甜、汁浓皮薄、糖分适中、香气浓郁的出众特质,成为了中国苹果市场上的一张璀璨名片。
矮砧密植 先进模式栽培
威海苹果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据《威海市志》记载,1888年威海黄家沟村购进苹果苗,栽于村前,视为威海栽培苹果之始。
悠久的栽培历史,为技术的积淀、传承和创新奠定了基础。2013年,威海市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引进了现代果园种植模式,采用矮砧大苗、宽行密植、水肥一体化、高光效树形等关键技术建园,形成了独特的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目前,威海苹果的栽培模式堪称国际一流。与传统的乔化栽培模式相比,“威海模式”提前2—3年产生效益,减少用工用水60%,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50%,单果重提高15%以上,优质果率增加30%以上。现如今,威海的苹果种植面积高达71万亩,年产量110万吨、产值108亿元。
无缝对接 全面覆盖监管
“我们的苹果今年在广州能销到一个亿左右,下一步我们计划进入到香港和澳门的市场。”威海苹果全国农交会专题推介活动上,威海市五十一号农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松对威海苹果的市场信心十足。
信心源自何处?
品质是市场的通行证,威海对苹果产业“从田间到果盘”的无缝监管,为“好品”苹果提供了保障。
在品质管控方面,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农产品质量监管双管齐下。威海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现代苹果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制定涵盖苗木繁育、生产、采摘、分级、贮存等环节的省、市地方标准39项;聚焦农业投入品的可追溯、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基层监管体系、农药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苹果产业的管控实现了全链条覆盖。
良种建设 高端种苗繁育
“威海苹果的品牌、品质在山东乃至全国优势比较强,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引进、筛选出了‘威海金’品种,这一品种推动了威海现代果业的发展,也引领了我国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威海苹果全国农交会专题推介活动现场,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盛赞“威海金”苹果。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威海引进培育了“威海金”“明月”等优良品种41个,如今,“威海金”已经成为了国内高端市场的“爆款”。以威海鸿树林生态园为例,通过高度机械化的管理方式种植的“威海金”苹果,糖度达到了20.8,被誉为“舌尖上的奢侈品”,赋予了“威海金”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威海金”得以长成“四好”苹果,离不开威海市苹果产业的良种工程建设。
威海与中国果树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苹果无病毒原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国内率先建成了“一室、一园、三圃”的种苗繁育体系,此外还与欧洲最大的苗木公司——法国达利瓦公司合资成立公司,拥有科技研发人员60余名,建设高标准苗木基地2000余亩,年可生产优质大苗500万株,辐射到全国50多个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苹果硅谷”。
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相信威海苹果的甜蜜必将全球共享。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