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9届民运会开幕 非遗项目竞赛受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 2014-08-20 08:17:00
北京市第9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日正式开幕,持续到24日。图为秧歌儿表演赛现场。 张德文 摄
北京市第9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日正式开幕,持续到24日,其中包括蹴球等非遗项目。图为蹴球比赛现场。 周明星 摄
北京市第9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日正式开幕,持续到24日。图为开幕式现场。 李玲 摄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曾鼐)中国式摔跤、武术、推铁环、空竹……北京市第9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日正式开幕,将持续到24日。来自北京16个区县的6000多名代表,将在诸多民族体育运动中展开角逐,其中包括蹴球等非遗项目。
北京市民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成为广受各族群众欢迎的大型综合性体育活动。第九届北京市民运会于8月19日在京开幕,将于24日闭幕。本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题为“56个民族共圆中国梦”,由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西城区人民政府承办。
6000多人角逐“民族运动会”
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19日致开幕辞说,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直来都是北京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承载重要政治意义的特殊体育赛事。今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将在北京召开,现在召开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意义更为重要。
北京市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说,本届民族运动会是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新的西城区首次承办市民族运动会。西城区委区政府本着“隆重、热烈、节俭、祥和”的原则,“举全区之力办好本届民族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
本次民运会有来自北京16区县代表团、共6000余人参加,是北京市区划调整后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民族体育盛会。
本届运动会共有13个竞赛项目和5个表演项目。13个竞赛项目分别为:珍珠球、蹴球、毽球、陀螺、中国式摔跤、板鞋竞速、武术、绫球、夹包、推铁环、棋类、柔力球竞技、空竹;5个表演项目分别为:太极拳、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健身操舞、表演自选。本届运动会比赛场馆、场地全部安排在西城区属体育场馆、中小学校运动场、街道社区和公园广场,共9个区域。
开幕式精彩演绎“民族和体育”
蹴鞠、板鞋竞速、腰鼓……这些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在19日的开幕式中首先以文艺表演的形式集体亮相。
记者从开幕式现场了解到,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以《鼓舞·你我他》为主题,将体育元素和民族特色进行了完美结合。开幕式的主背景是体现56个民族特色的方队;演出分为“鼓韵·风雅颂”、“鼓乐·精气神”和“鼓动·天地人”三个篇章,演出全程没有主持人串场,而是由北京琴书、梅花大鼓、京韵大鼓等非遗传人的精彩演出替代串场。
整场演出共有1000余名非专业演员参与,演员大多来自西城区的社区、部队官兵、群众团队、学校、民间艺人以及文化志愿者团队,最小的演员仅有10岁左右,最大的有六七十岁。
“非遗”亮相正式比赛
近年来,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民族体育主打项目,经过几十年的挖掘整理,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保护传承,如珍珠球、蹴球,已成为国家和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列入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珍珠球是在有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的场地内,双方运动员各7名;比赛时,水区内双方各有3名运动员负责进攻或防守,进攻者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拍、滚、运,目的是向站在本队得分区内的持抄网队员投球得分;封锁区内有2名持蛤蚌(球拍)的对方队员,用封、挡、夹、按等动作,阻挡进攻队员向网内投球;每队有1名持抄网队员在得分区活动,用拍网试图抄(采)中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每抄中一球得一分。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队。
蹴球源于清代的踢石球。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有单人赛、双人赛、团体赛等形式。使用地掷球,每队两只球,分蓝红二色。比赛时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4分,先积50分者为胜方,三局两胜。
据了解,在正式比赛项目以外,西城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将悉数亮相,向广大市民及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赛会期间,5个表演项目和1个竞赛项目将安排到6个街道承办,赛会结束后,西城区将推出一批承办项目的街道作为区级民族体育推广基地,通过搭建民族体育的活动平台,继续推广街道民族工作的特色品牌。(完)
责任编辑:滕佳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