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图 > 社会

远征军老兵守护红军烈士陵园43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   2014-09-24 08:43:00   作者:

远征军老兵守护红军烈士陵园43年

  图为已88岁的刘福昌。 杨茜 摄

  图为刘福昌正在清扫红军烈士陵园里的落叶。 杨茜 摄

  中新网仁怀9月23日电 题:远征军老兵守护红军烈士陵园43年

  记者杨茜

  在贵州仁怀鲁班红军烈士陵园,一名头裹白头巾,踏着解放鞋,拿着大扫帚的老人,在秋日阳光下,正在清扫烈士陵园里散落的梧桐叶。

  这位今年已88岁的老人名叫刘福昌,曾是一名中国远征军,在云南、在缅甸浴血奋战,英勇抗日;他又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渡江战役、解放浙江、解放福建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如今,他已守护红军烈士陵园43年个春秋。

  修建于1953年的鲁班红军烈士陵园里共长眠着146位烈士,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鲁班场战斗中牺牲的。在烈士陵园左侧的石凳上,刘福昌老人用手抚走石凳上小小的爬虫说:“坐吧,这里干净的,小虫子不碍事,你别怕,我们慢慢聊。”

  1942年,16岁的刘福昌被国民政府抓壮丁,1943年1月被编入国民党54军,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名士兵,经贵州安顺,转战云南、缅甸、印度等地;自1946年,刘福昌所在部队卷入内战;1948年淮海战役时,刘福昌所在团的团长战场起义,刘福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士。随后刘福昌参加了多次战役,因作战英勇,先后荣立2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

  1954年,刘福昌复原后回到家乡,政府曾安排他在当地武装部工作,可他认为自己没文化,干不好,就推辞了。刘福昌与烈士公墓的缘分始于1968年。当地政府给红军烈士公墓修筑围墙,刘福昌负责监工,这时的红军烈士陵园没人看护,里面长满了荒草。

  1971年的一天,当时的仁怀区区委书记告诉他,打算派他去守红军烈士陵园,愿不愿意。刘福昌就说:“我去。”这一守,便是43年。43年来,刘福昌一直住在陵园里,清扫陵园、守护英烈。

  刘福昌指着石凳旁的雪松说:“刚种下这个树时只有小手臂那么粗,现在都是腰围这么粗了。”最初的烈士陵园里只有8棵柏树和一块石碑。守陵期间,刘福昌不断给陵园种树,栽花、摆花盆。如今,烈士陵园里树木已有2000多棵,10多个品种的花草栽满30多个花台。刘福昌拉着记者的手走到面向陵园正门的大花台旁让记者站上去,“你站上去看,看到我摆的花样儿(造型)了吗?是镰刀斧头,党徽,看出来了吗?我摆的!”刘福昌拍着自己胸脯说。

  2000年时,鲁班红军烈士陵园成立管理小组,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为了健康不再安排刘福昌守陵。但刘福昌不舍离开,仍吃住在陵园,自愿打扫陵园、修剪花草、接待来访。

  守陵园之初,刘福昌的报酬是每月30元,他现在的收入加上退伍补助也不过千余元。记者问及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坚守在红军陵园时,老人指着自己的解放鞋说:“这是我新换的鞋,没有红军,我就穿不了这么好的鞋,只能打光脚,穿草鞋。现在大家也过不到这么好。我上过战场,我晓得这有多不容易,这里的都是先辈,我答应过,就要照顾好。”

  两年前,刘福昌在陵园对面的山上买下一块墓地,他说,他将一直守望着这片红军烈士陵园。(完)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滕佳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