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新年献词:我们约吧
约还是不约,已不是个问题;和谁约怎么约,正成为一道
-
奔跑吧,胶东!
期待已久的青荣城际铁路将于本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同
-
《人民公敌》12月亮相威海
12月19日,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的易卜生名作《人民公
威海南海新区3年突破发展 先行先试看新区
来源:威海大众网 编辑: 2015-01-27 15:40:00
大众网威海1月27日讯 (通讯员 刘昌勇 王文文 记者 厉宗辉) 荒滩上筑城,威海南海新区用科技创新孕育内生动力,用改革创新实现先行示范,用人才积累丰富发展内涵,大胆突破、率先发展,为海洋经济新区建设趟出了一条崭新路径。在三年突破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威海南海新区展现出了快速“生长”的勃勃生机和力冲云霄的巨大潜力。
孵化升级 入驻企业项目达到100家
近日,在威海南海新区创业的威海威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彦博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他从威海南海新区三年突破发展誓师动员大会上获悉,威海南海新区将突出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蓝色创业谷科技孵化功能,迅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为他所从事的微投影项目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们的产品代表着未来数码影像领域的发展趋势。只要拥有这样一部具备投影功能的手机,随时随地都能实现像在影院看电影的视觉享受。”说话间,关彦博将下载于手机上的一部电影投影于眼前的白墙上。据了解,关彦博和他的团队所致力研究的这一微型投影项目,现已拥有发明专利7项,软件登记26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专利3项。
在威海南海新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蓝色创业谷内,像微型智能投影一样的高新技术项目有30多个。像分布云智慧平台,可提供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城市公共设施信息化等服务;中国科学院海外特聘专家领衔专业团队将在威海南海新区开发北斗卫星系统的系列应用产品;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纳米材料工程专家秦禄昌,在威海南海新区领衔研发超级电容项目……
为把蓝色产业孵化器建设成吸引新人才、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科技创新高地,威海南海新区在租金、项目申报、创业辅导、科技共享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给予入驻项目政策优惠,助其快速成长。同时,积极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通过引进产业基金与风险投资机构,为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提供金融支撑。
“去年,我们已经获得了山东省创新创业补助奖励,并被列入威海市科技孵化企业发展计划,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今年,我们要争取升级为省级孵化器,园区内入驻企业项目达到100家。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威海南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海鹏表示,明年,威海南海新区力争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以上。
创新体制 形成政策示范样本
“在南海注册公司,不到一个小时就办好了注册手续,交上材料后,我签个字就行了。”提到南海新区政务服务的效率,威海伯特利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原彰赞不绝口。
“我们不仅提供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还将改革触角伸向了中介机构,确保各项审批手续能够又快又省地办结。”威海南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威海南海新区在工商登记、投资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用地审批流程、各类报建及竣工验收事项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减轻企业经济负担,营造出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一名原本打算在威海南海新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制药项目的西安投资商,因认可南海新区高效主动的服务模式,将投资追加到了2亿元。
到2016年,威海南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深入推进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工作,打造行政审批“高速路”。通过审批项目再清理,审批流程再优化,申报材料再精简,承诺时限再压缩,努力将南海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全市审批环节最少、行政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政务中心之一。同时,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及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快电子审批系统建设,争取搭建市区一体化的审批服务平台。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威海南海新区将通过财政体制、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招商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试点,争取国家、省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财政、税收、融资、进出口等方面给予威海南海新区新的政策支持,推动区域快速突破,形成示范样本。
引进人才 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近日,威海南海新区金太阳光热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聘请的比利时专家约翰·费阿德里安·文又在忙着参加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领域的各种会议,以便回到威海南海新区后,将该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
在威海南海新区工作期间,约翰·费阿德里安·文将其丰富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经验运用到威海金太阳项目中,成功研发了光学减反射薄膜材料制备、玻璃金属非匹配封接、真空复抽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高温集热管等国际先进技术。他本人因成就突出,被授予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60岁的金汝城博士曾经在美国、加拿大等知名实验室工作。如今,他每天都在威海南海新区的一处临时办公点从事“快速分子诊断芯片”项目研究。“众多产业项目在威海南海新区集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上,希望我的项目能在这里孵化并成长为产业。”金汝城说。
人才是驱动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事实上,威海南海新区已聚集了多名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像金汝城、约翰·费阿德里安·文这样的专家博士有20多名。在高端人才的带动下,威海南海新区已形成了一支科研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博士创业团队,为威海南海新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除了引进优秀人才,威海南海新区还重点引进了多家科研机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科技园在南海新区设立分园,一批国内领先科技将在这里实现转化。中科院、中物院也将在此设立产业转移中心。
同时,威海南海新区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火炬中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重点院校的合作,引进培养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全面畅通国内尖端科技与人才流向南海的通道,积蓄人才智慧,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