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烟台政协委员、烟台海事局局长马玉清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1-01-23 10:14:00
费三元
烟台海事局局长马玉清 |
烟台大众网1月23日消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海事部门作为海上保障的重要一环,十一五期间,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起到重要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烟台市政协委员、烟台海事局局长马玉清。他今年两会的提案包括建立海上溢油应急设备库和通过地方立法规范海上砂石运输。
马局长,您好,您今年又带来了什么好的提案么?
马玉清:你好,今年在蓝色经济的大背景下,海上环境安全又一次摆上了议事日程。
海洋环境一旦被破坏,到时影响的不仅是海水质量,而且对沿海养殖业、沿海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都有很大的危害,考虑到这,我就觉得现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海洋溢油应急设备库是多么必要。
这些污染都来自于哪?
马玉清:海洋环境污染,比如有来自海上钻井平台的、也有来自各类船舶以及海盗窃船的等等,还有一些非法的排污污染,而在所有这些污染当中,目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由于船舶碰撞而导致的溢油污染。
对于污染源的排查,我们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目前应对溢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稍显不足,所以应对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目前海事部门在应对海上溢油做了哪些预防工作?
马玉清:目前烟台海事局主要针对预防船舶污染做了一些工作,首先在日常行政审批监管上,我们对单壳油轮实行坚决淘汰原则;对船舶加油设备设置了围油栏,防止溢油;另外,我们还对航行中的船舶,在特定海域可实行排查非法排放;一旦有溢油事件发生,我们海事部门组织了一支应急队伍,在技术上先实施围控,最后对残留的稀少油污,用喷化消油剂分散。
建立溢油应急设备,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马玉清:现在就国内而言,青岛、宁波、深圳等地已经在建或者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溢油应急设备库,烟台作为海上黄金水道,建立一套完善的溢油应急设备库已经很有必要。由于溢油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可一旦发生就是一个大麻烦,而建立溢油应急设备库这项工程投资大、动作大,所以还需要政府以及各出资方的大力支持。
希望地方立法规范海上砂石运输
除了上个提案,还有其他的吗?
马玉清:还有《通过地方立法规范海上砂石运输》的提案。
规范海上砂石运输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马玉清:对于海上砂石运输的监管一直以来都是热点、难点。目前,环渤海区域都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港建设如火如荼,建港需要大量砂石,从海里挖砂有巨大市场,但是目前很多的挖砂船是不规范的。甚至有些内河的船只都在海上跑运输,这如同农用车上高速公路一样,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海上每年都会发生那么几起沉船事故,多是无资质的挖砂船舶,这关乎人命安全。
放任盗采盗挖有什么危害?
马玉清:海砂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放任这种盗采盗挖的行为持续下去,将对海洋生态造成很大的破坏,比如说我们的海岸线变形。挖砂其实是一个暴利行业,其利润空间非常大,这也是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困扰地方政府的难题。
海事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进行监管,效果如何?
马玉清:2010年烟台海事局采取了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动的方式,对海上盗采盗挖的行为实施了整治活动,并取得了很大成效。盗采盗挖的猖狂势头被打压了下去,其中扣押了9条非法挖砂船,刑事拘留了20多人,盗采盗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海事部门这样的做法还引来其他省份到烟台学习治理的先进经验。
为何要呼吁通过地方立法来规划海上砂石运输?
马玉清:海事部门希望把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这种做法固化,建立长效的机制。虽然“打”和“堵”是治理问题的办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们也要“疏”,因为海港建设所需要的所有物资不可能全部来自陆上。对海上沙石运输的监管不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那么我们希望通过地方立法,以鉴别、遴选、配备相关设施,以保证海上砂石运输规范有序。 张琪 闫丽君
更多新闻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