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办案决不能“差不多” ——文登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科科长于海建

来源:   编辑:   2016-08-02 17:30:00   作者:

  

  反贪工作是一项非常考验毅力和智慧的工作,它需要发挥每个反贪干警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要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要有“办案就要办成铁案,要经得起任何检验”的决心和勇气,这样才能办好每一起反贪案件,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不受损失。我骄傲自己是一名反贪卫士,我更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的检察官。— —于海建

  公正执法促和谐

  未入反贪队伍之前,于海建曾认为反贪局的工作真威风——“吃着国家饭,抓的贪污犯”。进入检察队伍之后,于海建才体会到反贪工作的不易与艰辛。

  没有铁证如山,就不能让腐败分子束手就擒,就不能将侵蚀国家和人民财产的“蛀虫”绳之以法。“办案就要办成铁案,要经得起任何检验”,进入反贪队伍后,于海建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办理的每起案件都力求深挖案件证据,还原事实真相,做到客观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4年夏,文登区葛家镇某村的会计王某因私自截留本村低保户的低保金而被举报至检察院,于海建在办理此案时,得知王某已经将截留的10万元低保金返还给低保户及其亲属,但是在审讯时却发现王某的供述与村里的某低保户的证言有出入,王某说将低保金返还给了该低保户,而该低保户却说自己没有收到王某的退款。王某哭诉说:“我真的返还了,你可以去查,也就几千块钱,我没必要隐瞒。”

  看着王某的神情,于海建觉得王某不像在撒谎。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于海建再次来到村里,对30多家低保户重新逐户调查取证,半个月过去了,于海建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当时王某是将低保金存入银行卡,再将银行卡返还给低保户,而村里一位年近70的老大爷并不懂得使用银行卡,只一门心思认定王某没有给他现金,所以误以为王某没有将低保金退还给他。事情水落石出,王某心怀感恩地在笔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犯罪嫌疑人的事无小事,涉及法律的事儿都是大事,办案不能有‘差不多’的心理,一定要把良心放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于海建说。

  温情执法担正义

  人们常说法律无情人有情,司法工作者也都有一种情怀,就是“法之所治、法之所止”。依法惩治腐败是职责所在,但是坚持人性执法、温情办案也是依法行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1月份,于海建负责办理一起农业局的贪污案件,在审讯的过程中,他发现犯罪嫌疑人吴某的儿子今年6月份要参加高考,一旦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极有可能会对其儿子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影响他在高考中的发挥。考虑到这一点,于海建将情况向文登区检察院领导反映,希望能给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的手续。最后,领导研究决定同意了于海建的提议。得知详情的犯罪嫌疑人对于海建感激不尽,在之后的调查取证中,他都积极配合,大大提高了案件的办案效率。

  2011年,经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于海建参与办理了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王某某受贿、滥用职权的案件。王某某是一名由基层干起的老公安,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一个多月过去了,王某某依旧态度恶劣,拒不配合检察机关的审讯,始终辩称自己没有经济问题,案件陷入了僵局。

  “不如我们先从调查行贿人入手,寻找案件的线索。”于海建的提议得到领导赞同。经过进一步初查,于海建发现从事餐饮娱乐业的宋某某有向王某某行贿的重大嫌疑,经报请省院批准,将宋某某从青岛传唤至文登进行审讯,还未正式审讯,宋某某就因急性胃炎发作被送往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宋某某用拒绝讲话、拒绝饮食的方式对抗侦查人员的审讯,三天滴水未进,案件进入停滞状态。于海建看着眼里,急在心上,他此时担心的不仅仅是案件的进程,而重要的是办案安全。

  晚上8点多,于海建和同事交代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医院,过了两个多小时,于海建拎着一个保温桶回到了病房。于海建来到宋某某床前,拧开保温桶,盛出一碗鸡汤,端到宋某某面前,宋某某依然不肯进食。于海建语重心长地说:“老宋,这可不是一碗普通的鸡汤,是俺媳妇亲手炖的,炖了一个多小时,你趁热喝了吧!”于海建这样说着,同事们也在旁边耐心地劝解,几分钟后,宋某某终于端起汤碗把鸡汤喝完。也就是这碗鸡汤化解了宋某某的敌意,之后他尽力配合检察机关,顺利完成了调查取证工作。

  阳光执法保廉洁

  反贪干警总是站在风口浪尖,他们是反腐的“尖兵”,也有可能成为各类人员拉拢的对象,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到腐蚀,从“尖兵”变成“蛀虫”。

  面对人际关系的“干扰”,面对金钱财富的诱惑,于海建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树立了刚正不阿的政治信念。

  2013年,于海建负责查办文登区农机局王某受贿案。王某的家属,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联系到了于海建,表示想前去拜访于海建,顺便谈谈王某的案情。身经百战的于海建一听就明白了对方的真实意图。他非常坚决地拒绝了来电人的邀请,并立即挂断了电话。之后,于海建到犯罪嫌疑人家中送达逮捕通知书时,王某的家属趁于海建不注意向他的公文包里塞了一个纸包。于海建发现后,当场将纸包还给王某的家属,并义正言辞地警告王某家属:“你这样做只会加重王某的刑罚,不要白费力气了。”

  13年来,于海建遇到过无数次这样的事情,但他都严辞拒绝。古语讲:“为政者,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于海建深知,作为一名以反贪为己任的检察官,只有做到自身清廉,才有资格去守护整个社会法治的清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辰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