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军家庭合影
我们的女儿刘芮冰,今年10岁了,是荣成市成山镇中心完小三(4)班的学生。她是一个活泼、自信、积极向上的孩子。生活中的她喜欢音乐、热爱读书、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她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老师的教育息息相关。作为家长,在女儿10年的成长教育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就像是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要用心地为她添加每一笔,丰富每一种色彩,留下最少的遗憾。
一、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中国有句古语:“潜移默化,自然拟之”。孩子是在我身边长大的,作为家长,我们为她营造了一个和睦温馨、充满快乐和关爱的家庭氛围。从来不采用家长式的管教,更多的是以朋友的方式与女儿相互沟通。把孩子当朋友,我把我说的不好做的不对的地方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给她道歉。于是,女儿渐渐的有什么事都会和我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同学之间的事情,我俩也都互相聊一聊,她有了什么想法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也都拿出来和我们商量。这些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她性格活泼开朗、快乐阳光!
二、兴趣引领,活动启智
在孩子的兴趣爱好方面,尊重她的个性发展,决不以自己的意志强迫她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孩子小时对于诸多的事物都有兴趣,我们一方面带孩子多听,然后引导。最终确定了钢琴这一爱好(最看重的是钢琴对人的习惯和意志的培养),这是一个慢的功夫。让女儿明确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好。我们将这一爱好做为主要引领,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但我们庆幸孩子一直在做。另一方面,我们特别注意引领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郊游、骑行、看海、爬山、踏青等,大部分的周末都要进行。每个暑假都规划一个远游地,其中必有一名胜,一名校。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阅历。
三、引而弗达,自立自强
在学习上我对女儿采取的“政策”是:引而弗达。教给她学习的方法,注重习惯的养成。女儿考试,我们的要求是不关注名次,而关注会做的是否做对了(这是态度问题),不会做的题是什么,问题出在哪(这是方法的问题)。我经常对她说:“父母不要求你做最好的,只要你努力了就是好孩子,我们都会为你骄傲的。”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平稳保持优秀,并位于年组前列。
在生活上我对女儿采取的“政策”是:自立自强。从小就灌输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劝解家里的老人尽量不要溺爱孩子。现在女儿不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还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女儿已经能做到自己的衣服(小件)自己洗、帮助做家务、还有炒芹菜、鸡蛋套餐等“拿手菜”。
四 、读书引领,快乐成长
女儿上三年级,她简直是一个小书迷,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一本书给他,她会立刻进入书的世界,不受外界干扰。首先我们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我们夫妻都是教师,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闲暇时我们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环境中,女儿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我们关闭了家中的电视,把孩子被动地看电视转移到主动地读书上来。每天女儿回到家中她唯一的娱乐就是从书中获得,慢慢地,她忘记了看电视,从书中获得了许多知识,渐渐爱上了读书。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儿童书作家桥斯坦贾德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我们每个月基本上都要为孩子添置适合阅读的新书,放到书架上。孩子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心智全面发展。因此,女儿在学校多次被评为读书之星,作文多次刊登在《荣成时讯》。
做为父母,我与爱人交谈时,会不由地说到,“感谢女儿,让我们又成长起来了”。千子千面,万子万不同。育子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庆幸我们还能在成长的路上,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