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1-5230055

投稿信箱:whdzw2012@163.com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   编辑:神经外科   2015-09-18 14:33:00   作者:神经外科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兼癫痫中心主任——汤国太

  癫痫病,俗称羊角风,病程长、根治难,被列为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之一……

  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诊疗优势,在癫痫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技术先进 手术微创

  家住荣成石岛的小丽今年16岁,12年前因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性抽搐伴意识丧失被诊断为癫痫。虽然一直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每月至少发作2至3次。每次发作持续5分钟至半小时,且有每间隔2-3小时左右反复出现剧烈腹部不适和抖动,期间有持续超过20分钟的长程发作。父母带小丽先后走了很多家医院,结果都无功而返。后来,与她有相似经历的病友告诉小丽父母,烟台毓璜顶医院能治好这病,于是,一家人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经过动态脑电图、磁共振成像、PET-CT等全面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汤国太主任医师在显微镜下采用皮层电极与深部电极联合检测为小丽实施了山东省首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术后随访5年,病人抽搐症状及腹部不适感完全消失!

  汤国太主任介绍,药物治疗癫痫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治疗控制癫痫发作。一般来讲,正规药物治疗无效、2年以上仍无缓解趋势,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癫痫手术大多数不会给病人带来明显残疾,脑部有明确病灶等指征的病人适合手术治疗。

  合理检查 规范治疗

  8年前,小红上体育课时突然昏倒伴四肢抽搐,清醒后感到头轻微疼痛,对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半年后,出现睡梦中尖叫并伴全身抽搐,约20分钟后停止,此后发作性抽搐不定期出现。1年后,家人听说一中医诊所可以诊治癫痫,即前往救治,并取回“中药胶囊”服用,一年半后病情非但没有所转,继而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后来,小红一家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癫痫外科就诊。经过全面检查,医院发现小红的丙戊酸血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同时血中查出鲁米那钠,说明所谓的纯中药丸中含有西药鲁米那钠。根据小红的病情,医生提出停用中药丸,服用丙戊酸钠,两周后查血药浓度恢复至正常。此后,经过3年的规范化治疗,未见复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高诊疗水平,烟台毓璜顶医院先后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PET-CT、3.0T磁共振、128导视频脑电图、癫痫刀、蔡司手术显微镜等,对癫痫病人进行手术前筛选、精确定位及颅内电极植入和术中监测,实现了癫痫手术患者的全方位、个体化术前评估和规范治疗。

  突出特色 跨越发展

  多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把癫痫诊疗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技术之一。先后引进了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学科带头人汤国太,在职培养了医学硕士赵炜、张菊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使癫痫诊疗项目迅速开展起来,铸就了医院的特色技术品牌。2005年,医院正式成立了“癫痫外科诊疗中心”,成为全省首家癫痫外科诊疗中心。

  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实现了跨越发展。汤国太教授与科室其他主任一起,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学科建设。中心成立以来,以治愈性手术方式为主,辅以姑息性手术方式完成癫痫手术数百例,手术数量和质量均跻身于国内前列。

  相关链接

  汤国太,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兼癫痫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日本脑功能与脑血管研究所研修一年,兼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术中神经监测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颅内恶性肿瘤治疗协作组成员,山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山东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临床神经解剖学会常委,烟台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再生杂志》(英文版)(SCI收录)审稿人。主攻方向为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共发表论文40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7项。

与“黄金一小时”赛跑

  创伤,被公认为是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从伤者事故发生,到得到有效救治的“黄金一小时”,历来成为医生的“必争”主阵地。而在毓璜顶医院创伤神经外科,有一群即使在黄金一小时内,仍旧要站在每一秒上抢救的医护人员——因为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些更危重的颅脑、脊髓创伤患者。

  匕首没入眼眶直抵颈内动脉、秤杆子从颌下插入贯穿颅腔——这些仿佛故事中的惊险一幕幕,在这里一次次上演化险为夷。高达95%的康复出院率背后,绝不仅仅是几十名医护人员24小时随时有情况随时上阵的生活状态。

  与伤亡赛跑,需要更多。

  插入眼眶的刀 

  2010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哥伦比亚一名男子被20厘米长匕首插入眼中后奇迹生还并康复的故事。而同样的一起生命被奇迹拯救的故事,还发生在2012年的毓璜顶医院。

  2012年,在烟台某小区的一次邻里争斗中,一名老太被邻居用长12厘米的匕首刺入左眼眼眶,匕首竟断在了里面。随后,老人被火速送到毓璜顶医院抢救,血管神经极其丰富的头部卡着一柄尖刀,生死就在一瞬间。

  “我们通过做血管造影发现,刀尖直抵在她颅内的颈内动脉上,伴随着血管搏动,随时可能刺破这根动脉,而一旦颅内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毓璜顶医院创伤神经外科主任陈鸿光回忆说,而要将刀拔出来,同样有极大的可能一个轻微的动作就可能造成大出血。

  而除了这些,医生们还面临诸多难题:刀片在眼眶内死死卡住很难拔出,拔的过程中很可能伤及眼球。

  如何处理?除了创伤神经外科,毓璜顶医院集合了院内包括眼科、血管外科、麻醉等多个科室最顶尖的专家。经过综合考量,他们决定先测试下将这条被刀尖抵住的颈内动脉结扎的后果。“人的颅内有两条颈内动脉,结扎一条后很可能会影响同侧大脑半球的供血,造成大面积脑组织缺血梗死。”陈鸿光说。但幸运的是,医生们发现在长时间压迫患侧颈动脉时,这位老人由对侧供血代偿的很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和体征。

  在这种科学的测试后,拔刀开始了——眼科医生将眼球保护起来,血管外科的医生在颈部暴露出颈内动脉颅外段,并做好万不得已立即进行结扎的准备,但这时正常的镊子已经无法将卡在骨缝里的刀片拔出,医生们急中生智,动用了一柄咬骨钳,奋力一拔,终于将断裂的12厘米的刀片取出。而老人在其后慢慢恢复,眼球、视力保存完好,语言、肢体活动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台手术,犹如一场需要智慧、勇气、经验、协作的战役——生命的分量,何其之重。而因为结果可能差之千里,所以操作的人绝不可以失之毫厘。

  传奇的抢救在这里一直发生。2008年,龙口市民于先生在驾驶农用三轮外出时,因车祸被一柄17厘米长的秤杆从左下颌插入头部。患者被送入毓璜顶医院后,创伤神经外科联合口腔外科等专家交叉进行手术。5小时后,秤杆被成功取出。而这次的抢救也在不久之后登上央视新闻,众多业内人士也感慨其惊其险。

  规范!规范! 

  车祸、坠落等意外伤害造成的各种颅骨骨折、脑干损伤、颅内异物及创伤后颅骨缺损、继发性癫痫……每一年,毓璜顶医院创伤神经外科接诊的颅脑、脊髓重症病人超过600人,康复出院率却高达95%。陈鸿光说,医护团队也一直在总结,高治愈率得益于很多东西,比如医院多学科的综合实力,以及一直以来对“规范”和“个体化治疗”的强调和要求。

  “我们科室收治的病人多数都是多发伤、复合伤,比如除了严重的脑外伤,还往往伴有骨折、出血,感染等诸多问题。”陈鸿光说,这个时候,对于抢救来说,一所医院多个科室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救治效果。“尤其是急诊科,他们往往是第一个接手危重病人的科室。我们说急诊患者有一个抢救的黄金一小时,有脑外伤的这黄金一小时就更为宝贵。”陈鸿光说,在毓璜顶医院急诊科的医生通常都在神经外科和骨科待过,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有利于他们最初的抢救并对下一步转入哪个科室做出准确的判断。

  而对于颅脑创伤的治疗,“规范”也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即可。“创伤治疗目前总体来说还未完全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不少地方还是仅凭经验治疗。这点医院之间的差距也较大。”陈鸿光说,常常有小医院的患者转院到毓璜顶医院之后,医生们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此前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可能并不够准确。“可能有的没有达到手术指征的进行了手术,有的可以开小口子的拿掉了很大一块颅骨,或者需要给大脑减压的反而只开了小口子,这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一生。”

  在更加规范化这条路上,陈鸿光和不少科室内的医生一直在不断探索。70年代,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的前身“脑外科”就在国内知名专家武顺的带领下步入胶东地区同领域的前列,回来又经过刘新富、潘树茂等几任主任的努力,科室队伍不断壮大。2007年,为使治疗更加规范和精细化,神经外科顺应大趋势分为4个二级科室,分别为:创伤神经外科、肿瘤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血管神经外科。“我们目前的救治流程都是在欧美颅脑创伤救治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颅脑创伤救治专家共识来进行。”陈鸿光说,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毓璜顶医院收治的病人常常是最重或是县市医院无力救治的,在对医护人员不断挑战的同时,也不断提升整体的救治能力。

  与很多科室相比,创伤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常年处在“白加黑,5+2”的工作状态中,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有患者入院,即使在睡梦中都必须马上到医院加入抢救行列。

  “夏天吃烧烤打架的受伤的特别多,常常半夜起来。”陈鸿光说,每到夏天,他和很多医生在晚上休息前都会做好准备,随时“迎战”。

  康复治疗,从入院即开始 

  对于一个脑外伤的病人来说,院前、院中和康复三个阶段的治疗缺一不可。在毓璜顶医院,则要求这三个阶段打通,成为一体化的治疗模式。

  “我们会要求康复治疗的意识从入院那一刻就要开始有。”陈鸿光说,很多病人在卧床期间由于不注意,关节、肌肉都开始萎缩,可能即便醒了肌体功能也已经不能恢复。因此,除了院前急救阶段“抓速度”,要求医生迅速准确做出判断,手术后会立刻有康复科的医生对病人家属展开康复指导并提出康复方案。

  “目前,针对脑外伤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问题,我们也和国内很多医院一样,在积极探索之中。深部电刺激促醒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治疗等等都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尽管这段路很长,但我们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陈鸿光说。

  设备先进的脑外专用重症监护室

  2015年秋天,毓璜顶医院创伤神经外科将启动烟威地区首个先进的脑外科专用的重症监护室(NICU)。

  与传统的重症监护室不同,陈鸿光介绍,这个监护室将配备颅内压监控仪、脑电监测仪、脑血流仪、脑氧及脑温监护仪等一系列仪器。

  “欧美等国家的一些脑外伤救治与我们相比,并不具备多大优势,但是他们的院前急救水平非常高;此外,治疗中更重视对一些参数的检测。”陈鸿光说,从这个角度上说,毓璜顶医院正在胶东范围内更早的与国际接轨。

  相关链接 

  陈鸿光,医学硕士,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创伤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类颅脑创伤及神经重症的临床救治。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级、省级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3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辰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