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丁淑红
2020已经结束,2021正式拉开序幕,回首这一年,乳山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一篇又一篇令人感动的乐章。
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爱
为切实做好集中隔离人员健康管理和服务保障,严防发生交叉感染,银沙滴水湾隔离点由乳山市卫生健康局安排乳山市人民医院、乳山市中医院为分包单位,从全市医疗机构抽调业务骨干,实行全封闭管理,每月轮岗,严格按照院感防控工作要求、操作流程进行防疫和管控,做好日常检测、预防感染、人文关怀工作。
隔离点共有工作人员18名,每天7点,全副武装的“白胖胖”开始“行动”,送餐、测量体温、咽拭子采集、消毒各个流程井然有序配合默契,一系列标准动作完成已中午12点。脱下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已是满头汗水,匆匆几口饭,整理隔离人员需求用品、微信安抚隔离人员焦躁情绪,稍作休息,下午4点,送餐、测量体温、终末消毒、垃圾收集......一直到晚上9点,一天的工作方能结束。
护士长于丽晶,已是隔离点的“老人”,从隔离点设置开始,连续91天奋战在隔离第一线,作为乳山市政协委员的她,面对前面的未知,她一如既往毅然坚守。隔离人员王阿姨因有便秘的老毛病,每天需要吃香蕉,她就把自己的香蕉酸奶送给老人,怕老人寂寞每次送餐时都会和老人聊聊天宽宽心,隔离结束,王阿姨感激地说:“闺女,我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能辨别出你的声音,谢谢你这14天的照顾,你们都辛苦了。”
护士张银玲,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第一次来滴水湾隔离点工作,作为业务骨干的她,来到隔离点很快投入战斗,每天忙完回家已是晚上9点 ,5岁的小女儿都已经睡了,半个多月没有看到妈妈,丈夫只能抱着孩子在隔离区外远远的看着,同事不忍心,说:“让他们进来你抱抱孩子吧。”,她强忍着泪水:“我不能坏了隔离点规矩,要求封闭管理,我要对同事负责,也要对家人负责,我能坚持。”
消毒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是杜绝病毒传播的重要关卡。田厚渊、宁传浩,两位刚毕业的小伙子担负起重要职责,在父母那里他们还是未长大的孩子,来到隔离点成了无所畏惧的战士,喷雾器、拖把、抹布就是他们的武器,每天两次从一楼到四楼消毒,不漏过每一个死角,物表、门把手消毒、拖地消毒、房间终末消毒、空调滤网清洗消毒每个步骤细致到位,每次消毒完成至少要3个小时,脱下防护服全身已经湿透.......
他们,只是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缩影 ,从隔离人员的接收到隔离结束 ,秩序井然的安排、热情周到的服务、事无巨细的关怀,白衣战士们用诚实守信、雷厉风行、团结协作、干事成事的乳山卫健精神,诠释着医务工作者疫情面前不畏艰险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只有“份内事”。疫情控制取得阶段性胜利,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战。
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
于秀华,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针灸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毕业后在乳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从事中医针灸工作至今。现任针灸三科副主任,主持负责针灸三科工作。她为人谦恭低调,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待病人满腔热忱。她经常说“用我的专业特长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天职,也是我最高兴的事情。”精湛的针灸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态度为她赢得了一片赞誉。
于秀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先后到山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跟随专家进修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对于很多疾病都有自己独到的治疗经验。曾经有一位面瘫兼眩晕的患者,自述上火致病,纳差,见其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属肝火上炎、湿热内蕴之象。于秀华除对其早期面瘫施以针法外,还通过《素问》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指导,针药结合,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使患者眩晕、纳差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面瘫也逐步好转。
针灸科是一个“杂病科”,涵盖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多学科,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于秀华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她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对部分慢性顽固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部分急性疾病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于秀华善于针、灸结合治疗多种顽固性疾病,她注重学习新技术,并学以致用,近年来开展多种新灸法,如督灸、脐灸、雷火灸、隔物灸、温针灸等,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于秀华不但医术精湛,对病人更是关爱有加。60多岁的刘阿姨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出行只能靠家人推着轮椅。疾病给刘阿姨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疼痛,也给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期间曾接受过各种治疗,但效果总不尽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阿姨打听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疗效,便来到针灸三科找到于秀华。于秀华认真询问了刘阿姨的病史,通过诊脉、问诊,为刘阿姨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用针灸刺激经络穴位,降低腰神经根局部应力、张力,配合以烤灯热疗,去寒邪促循环。为了让刘阿姨能够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于秀华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她都坚持为刘阿姨进行系统治疗。十多天后,刘阿姨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可以脱离轮椅自行行走,刘阿姨难掩激动的笑容,直夸于秀华医术高超、妙手仁心!在刘阿姨出院时,于秀华再三细致嘱咐刘阿姨注意腰部保暖,保持休息减少劳累。贴心的服务又得到了刘阿姨及家属们的连声感谢。
于秀华的优质服务、高超的医术得到很多患者的信赖。有一天,科室里来了一位老年患者,见到于秀华后,她十分感激地说道:“几年前,于主任治好了我二十多年的头痛顽疾,现在年纪大了,腰又痛了,我还是相信于主任,又来找你啦!”这样的患者不胜枚举。他们不仅相信于秀华的技术,还对她的服务夸赞有加:“有时候上班忙,只能趁下班或者周末时间请于主任帮忙治疗,无论多忙,于主任总会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即便耽误了休班、下班,她也从不说什么,真是一位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作为科室的专业骨干,于秀华注重学术交流及培养年轻大夫,尽数传授所知所学,悉心对年轻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她强调,为医必须要基础扎实,掌握全面的知识理论体系,无论给患者做哪种灸法,都不能操之过急,要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她信守“学习之道,贵在有恒;知识获得,贵在积累。”她待患如亲、身体力行,给年轻医师做出了榜样。年轻医师从于秀华的指导中,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为人、处世、做学问的道理。在乳山市卫健局每年组织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她都积极认真参与授课,切实提升了乳山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基层的作用,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更加方便地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做出了贡献。
“用我的专业特长——纯绿色疗法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天职,我会运用自己多年获取的专业理论、临床技能和综合知识造福于广大患者,继续为弘扬祖国医学、振兴中医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于秀华如是说。
一封感谢信 温暖医者心
时至岁末,天寒地冻。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们,却因为收到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顿时感到暖意融融!
据了解,患者孙先生是乳山市大孤山镇人,今年54岁。9月26日,他工作时不慎从高约1.5米的架子上摔下来,造成左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脑挫伤、左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在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经过近三个月治疗护理,终于康复出院。孙先生及家人将感激之情倾注于笔,写了一封表扬信送到医护人员的手中。以下便是信的内容。
尊敬的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老师们:
9月26日,是我经历迄今为止最恐慌、无助的时刻,还好遇见了你们!是你们,挽救了我父亲的生命;是你们,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耐心、细心、精心的诊疗与看护,让我父亲平安度过第一阶段治疗,顺利出院。
感谢陈晓主任,您就像我父亲的强力“镇定剂”,不仅在治疗方案上专业把控,同时在心理上给予支持;感谢林乐江副主任,历经6个多小时的手术,解决了我父亲头部水肿和脑部问题的妥善处理;感谢丛涛医生,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回答、认真回复;感谢陪同我父亲做CT的步新平医生,不厌其烦、细心照顾、尽心尽责;感谢护士小姐姐们,小步奔跑着换药的是你们,温柔嘱咐注意事项的是你们,以幽默话语宽慰患者的是你们……
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还有很多医生护士老师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我和家人都坚信:只要有你们在,我父亲一定会顺顺利利完成全程治疗,健健康康回家!
纸短情长,一封封普普通通的感谢信,却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肯定。“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医患之间的点点滴滴,日子久了便汇聚成了浓浓的医患深情,温暖了患者,更温暖了医者!(通讯员 李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丁淑红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当大家尽情享受轻松愉悦的闲暇时光时,环翠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医”然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用爱与责任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就是羊亭中心卫生院院[详细]
日前,威海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为一名105岁的老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为老人解除了多年的困扰,帮助他重见光明。揭开纱布的一瞬间,老人高兴得就像个孩子。[详细]
2020已经结束,2021正式拉开序幕,回首这一年,乳山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一篇又一篇令人感动的乐章。[详细]
一提起拔牙,多数人的印象是很痛苦的,普通拔牙的方式确实是比较受罪的,让人望而却步。微创拔牙是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口腔科近年来推出的优势技术之一,为不少受牙齿健康问题折磨的患者免去了许多治疗痛苦,那么微创拔牙与普通拔牙的区别是什么呢?记者近日采访了[详细]
2020年12月25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正式成立,依据不同患者的需求,特设儿童口腔门诊。[详细]
2020年12月25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投入使用。儿童医学中心开设了儿童深静脉输液维护门诊,为长期保留PICC置管、输液港化疗的患儿提供定期维护服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