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这些养生要点请牢记

2023-10-20 17:45:01 来源: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 作者: 张晓宇

  寒露之后,气温下降快,寒气渐重,空气中的湿度亦随之下降,表现出凉燥的特点。今年的寒露正好在“双节”长假之后,很多人假期睡眠规律、饮食规律被打乱,出现了“节后综合征”,节后又遇上连续上班一周,出现疲惫、周身困乏、肠胃不适、头痛头晕、焦虑、睡眠差等症状。寒露即将由“秋收”向“冬藏”跃进,从治未病养生的角度来看,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那我们应该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穴位保健等方面注意什么呢?

  秋三月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后更要注意调整睡眠时间。深秋天气变冷,许多人常常赖在被窝不愿起床,睡眠时间无形中增多了。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睡眠时间过长容易形成四肢血栓。为避免血栓的形成,最好做到早睡早起。

  秋季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

  寒露之后气温骤降,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背、脚部保暖。

  暖颈:头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易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戴上帽子,系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可经常做“旋颈耸肩”的动作,维持颈椎周围组织的柔韧性,可有效缓解疲乏。

  暖腰:腰肌劳损等常见腰椎病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睡前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腰部,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振奋阳气的作用。

  暖脚:“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此时,节更要注重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

  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肺喜滋润,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燥则润之”,深秋时节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甜中味酸,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之代谢排毒功能。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补脾益胃,又养肺润肠,如雪梨、苹果、冬瓜、萝卜、藕、粳米等。

  此外,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烧烤、炸鸡、酒等,宜少吃或不吃,通过减辛,一能防止肺气太盛,二能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

  放假之后连续上班的人们难免劳累,情绪低落,打不起精神,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百病生于气,气不和则致脏腑机能紊乱,诱发各类疾病。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正确看待假期的结束,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另外,五行音乐疗法中的“商调乐”多高亢悲壮、铿锵有力、起伏委婉、震荡心肺,具有“金”之特性,可以抵御悲秋之情绪低落,推荐代表曲目《阳春白雪》《嘎达梅林》《金蛇狂舞》。

  弹中指——强心御寒

  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操作,也可用拇指指尖反复压按中指指尖(中冲穴)。

  长期坚持,能够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御寒之力。

  搓揉五心——通经活络、调畅气机

  操作方法:睡前泡脚后,平躺在床上,用双手掌相对用力揉搓5分钟(着力点在劳宫穴)至掌心发热,然后用双手掌根搓脚心(着力点在涌泉穴),右手掌搓左脚心、左手掌根搓右脚心,左右脚各搓30次至发热。再用双手掌根重叠揉前胸心窝处(着力点在膻中穴)至发热。

  长期坚持,能够活血通络、调畅气机,增强四肢循环,尤其适合常年尤其是冬季感四肢冰凉、睡眠不佳、胸闷气紧者。

  摩腹——暖胃通便

  操作方法:早晨醒来后平躺在床,双手用力搓热后交叠放于腹部,用力顺时针揉摩腹部9次,然后逆时针揉摩9次;再次搓热掌心后,重叠捂住神阙穴(肚脐眼)3分钟,期间配合深呼吸。

  注意:动作宜缓慢、深透而有节律。

  长期坚持,可起到温运脾胃、润肠通便之功效,尤其适合于胃寒腹胀、便秘不通者。

  摩鼻——宣肺理气

  操作方法: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得到有效缓解。

  长期坚持,可宣肺理气,尤其适用于患有鼻炎、易对冷空气过敏,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者。

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