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2024年高温天气已经来袭,全国各地纷纷进入了“炙烤”模式……在享受夏季的乐趣时,我们既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更要学会中暑后如何及时处置。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温度高、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导致的以中枢神经及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先兆和轻症中暑表现为全身疲乏、四肢无力、麻木、头昏、眼花、口渴、大汗、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先兆中暑体温正常或略高,轻症中暑体温则会升高。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主要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痛性痉挛为主要表现,逐渐发展为嗜睡、昏迷,同时伴有高热,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
中暑后如何进行急救?
夏日持续高温,难免出现中暑的状况,记住急救口诀,“一移、二敷、三喝、四擦、五降”方便助人自助。
“一移”通风散热: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扣子,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二敷” 先温再凉:给头部降温需要循序渐进,先用温水敷,后改用冷水、冰水敷。
“三喝” 补充电解质:饮用淡盐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 冷水擦身:当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 物理降温: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要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重点注意颈部、腋下、大腿内侧降温,并按摩四肢及躯干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拨打120,尽快把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外,在饮食上也需要引起重视。
1.忌大量饮水。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4.忌单纯进补。
如何预防中暑?
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预防“热射病”,尤其是高温下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可采用一些简易的方法轻松避暑。
1.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外出时带上淡绿茶水或淡盐水。
盐水调制法:1公升水,放入盐1/2茶匙水调和,每15分钟喝半杯,一天喝3-4次。西瓜汁、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薄荷凉茶、荷叶凉茶等,对预防中暑有一定作用。
2.外出坐车时,用冰袖、冰袋冷敷降温。可购买医用冰袋,或者自制冰袋: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把冰块包裹起来,再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套上放入冰箱。出门擦擦脸和胳膊,会感到凉快。
3.回家多用温水洗澡。
4.凉水冲手腕,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5.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
6.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