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根据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自5月起,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步上升,进入春夏季流行季节。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特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重症病例大多数年龄小于3岁。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二十多种(型),以EV71、CV-A16、CV-A6、A10型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71感染所致。该病全年均可发病,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肠道病毒!
成人感染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因此家中经常照看孩子的成员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将肠道病毒传染给儿童。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在3-7天。临床表现为低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随后,手足口及臀部出现皮疹,大多是手心先有皮疹。多数患儿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病毒随粪便排出可达3-5周,期间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食物、水源、生活物品等均可引起感染;还可通过接触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等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该病流行期间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由于各型肠道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可以反复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接种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
家长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1.维持正常体温:体温不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等)。超过38.5℃者,应遵照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治疗。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密切监测体温,预防惊厥发作。
2.病情观察:手足口病重型发展迅速,若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烦躁不安、嗜睡、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3.饮食及口腔护理:进食温凉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如稀饭、牛奶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食。进食前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鼓励孩子多喝水,防止脱水。
4.皮肤护理:着宽松棉质衣物,剪短指甲防止抓挠疱疹,防止继发感染。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皮肤。疱疹破溃者需按时消毒或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臀部有皮疹的患儿,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5.消毒隔离:室内每日通风2次,保持空气新鲜。饭前便后勤洗手。奶具、食具煮沸消毒;玩具、生活用具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床上用品每日在阳光下曝晒消毒。粪便及排泄物使用含氯消毒液处理。在病愈前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防传染。
6.生活护理: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
初审编辑:梁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