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办学35年系列报道(二):严标准 真功夫 深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2020-05-26 14:47:22 来源: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5月26日讯 (记者 刘爽 张玉芹)2月24日是哈工大(威海)教学日历上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经过前期的周密准备和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这一天万余名师生相聚网络,以“云端”升旗仪式开始了新学期,随后开启了全面网课时代。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做到“延迟到校,按时上课”,确保学期教学计划正常推行,得益于哈工大(威海)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和对教学质量始终如一的坚守。

  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哈工大(威海)始终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线上线下 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新境界

  “要树立全校区、全学期‘一盘棋’理念,做到学生返校前后连贯、线上线下有机衔接;要利用好共享课程资源,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要成立有力的组织机构,校领导要与教学一线保持沟通。”在2月18日召开的哈工大(威海)党政联席会上,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说。

  2月24日,是哈工大(威海)如期开课的第一天。这一天全校共有135名教师开课25门次,开课率100%,涉及学生18278人次。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就有64位老师与来自12个院系的5016名学生相聚网络课堂。伴随着新学期第一堂“云端”开课,也成功打响了威海校区抗“疫”时期在线教学的“第一枪”!

  随后,多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哈工大(威海)落地生花:数学系姜薇老师采用MOOC与在线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方式打造微积分课程网络课堂;思政部教师罗宝成主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采用“远程指导+慕课自学+腾讯会议”的方式组织课堂……老师们化身主播、成为网红,不断优化在线教学方式和手段,“妙招”“活招”层出不穷。

  而对于在线教学,哈工大(威海)起步较早,前期成果丰硕。2018年,徐晓飞教授牵头联合临沂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潍坊学院、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省内高校,践行多校协同的MOOC/SPOC的“1+M+N” 教学新模式和“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凝练出“基于MOOC/SPOC‘1+M+N’模式的协同式教学改革创新及实践”,并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继而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惠及全省40余所高校、800余名教师,使我省8万余名学生受益于MOOC/SPOC教学带来的教学改革成效。

  5月14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担任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指委副主任的徐晓飞教授在谈到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时表示,这次大规模在线教学是一次富有时代意义的伟大教育实践,疫情过后还将持续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教学改革。为此,应该巩固本次在线教学实践成果,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在线学习适应力,完善学校教学组织与课程质量保障等,构建和完善新时代面向人人、适合人人的教育新体系!

  转“危”为“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弯道超车,对于哈工大(威海),这是必须要抓住的机遇。

  交叉融合 探索新工科专业教育新范式

  2020年3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学校申报的服务科学与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海洋信息工程3个新工科专业全部获得批准。加上2019年3月获批的机器人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等6个专业,哈工大威海校区新工科专业已有9个,具有“工大优势、威海特色”的新工科专业布局初步完成。

  为了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对高等工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并实施了新工科建设战略,相继推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引领我国新一轮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2017年4月,哈工大威海校区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徐晓飞校长亲自作新工科专业建设报告,各院系积极响应,制定哈工大(威海)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图,相关学院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培养方案,率先全面系统地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以新理念、新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近年来,威海校区不断丰富完善新工科教育体系及生态环境,通过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综合创新能力;通过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提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效;成立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山东省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引领山东省新工科建设,彰显哈工大工科优势。威海校区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先进的新工科培养体系及“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并将在2020年产生全国首批新工科专业毕业生。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自建校以来,威海校区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从建校初期移植地方需要且哈工大传统优势学科的机械、材料、自动化等专业,到新世纪初根据地方需求、打造与本部优势互补的朝鲜语、海洋、船舶等专业,再到新时代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大力建设新工科专业,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威海校区始终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急需人才,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在教育部推行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哈工大(威海)一批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既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专业顺利入围省级"赛道"建设,示范领跑作用凸显。目前,威海校区已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参与哈工大20余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顺利完成工程教育专业校内认证。

  理实贯通 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新体制

  近年来,威海校区根据“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的本科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培养机制的创新,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机制。

  为了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培养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获得感”,威海校区抓牢专业教育的“牛鼻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校区现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焕定教授为代表,由7位省级教学名师、14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及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为支撑的师资队伍。仅2019年校区获批教育部青年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青年专家4 人;获批山东省级优秀人才10人、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5个。

  作为理工优势明显的院校,哈工大将“厚基础、强实践、重过程、求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实践中提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过程中无论经费多么紧张,校区都会尽可能地拿出经费加强实验室建设,有些学院还将科研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2019年投入1100万元改善实验室条件,目前有本科教学用实验室143个。为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工程实践知识,学校还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让学生触摸一线生产实际。

  校区先后启动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学生培养计划、大学生外语与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等等,从大一到大四,创新教育不断线,创新创业在学生中蔚然成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层出不穷。

  立德树人 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机制

  2020年4月16日,哈工大(威海)马克思主义学院挂牌成立。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不仅传播知识体系,而且进行价值引领。基于此,威海校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有益互补、良性互动、共生共长的“大思想政治课”格局。

  疫情期间,思政课教师用好线上课堂,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收到了比传统课堂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从去年开始,以全员参与为特征的教学改革就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广泛应用。根据学生需求备课、课内课外全面融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与思政课专职教师实质融合,全面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像撒盐一样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每次课堂教学中”,全校教工牢记总书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殷切嘱托,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善育人”的良好局面初见端倪。

  6月7日,哈工大将迎来100周年校庆。百年树人,既是一所大学久久为功的神圣使命,又是体现在校园每一处角落、每一个瞬间的生动景象。而年轻的“80后”高校——哈工大(威海)也将继续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中孜孜以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办学35年系列报道(二):严标准 真功夫 深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哈工大(威海)始终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详细]

    05-26 14-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 复学寄语|拥抱生命的“春天”

    我们致敬英雄,心怀感恩。83岁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无数白衣天使的负重前行、诸多无名英雄的敬业坚守……这个寒假,关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壮举、他们的大爱,我们看到了、听到了、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致敬英雄,是他们用离别阻止离别,用生命守护生命,用信念坚定信[详细]

    05-25 13-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 复学寄语 |青青子衿,博学笃志,校园静好迎君归!

     2020年的春天,和往年不一样,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发生了改变,但却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英雄的身影,医务工作者、警察、科学家、志愿者、和那么多正直、善良、有爱的普通人,危难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详细]

    05-25 10-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 复学寄语 | 不负韶华自成高远 砥砺前行筑梦未来

    同学们,新冠疫情的肆虐既没有拖住时间的脚步,也没有阻碍你们丰富多彩地茁壮成长,让我们在此,共同回顾疫情防控期间,你们自成高远、筑梦未来的美好画面……[详细]

    05-25 09-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 复学寄语 | 逆风成长 铸梦前行

    疫情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契机。疫情中,我们对生命与生存有了重新思考、对民族与信念有了再次理解。钟南山、李兰娟等人在古稀耄耋之年,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带领医疗团队冲在抗疫第一线;4万多名逆行武汉的白衣天使用生命诠释了“救死扶伤”的意义;白天黑夜加班[详细]

    05-25 09-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 荣成市好运角小学:组织教师收看“荣成基础教育改革论坛”

    论坛由荣成市教体局主办,论坛特邀嘉宾来自荣成市实验中学、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等六所学校的校长,市教体局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了论坛,主会场在荣成市实验小学,各学校设分会场集中收看。[详细]

    05-22 10-05大众报业·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