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铸童心” 用民族精神浸润心田

2023-10-19 18:3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威海临港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教师100人,在校生176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5人,涉及满、蒙、彝、回、苗、侗、藏、锡伯、傈僳、朝鲜等10个民族。近年来,学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系统性谋划、全学科融入、家校社协同,以“三全三铸”着力塑造“榴铸童心”民族工作品牌,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浸润师生家长心田,学校被命名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全环境铸牢创建之基。威海临港实验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教学、思政、家庭协同发力,共同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围绕党组织引领,统一思想认识,构建民族工作架构。在全区中小学校组建“1+5”工作体系,“1”即以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5”即疆域历史组、传统体育组、美术美育组、音乐舞蹈组、文学艺术组5个特色教育教学工作组,以原创的《临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本》为基础,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各项课程。围绕全环境营造,强化阵地建设,打造“一地三廊一厅”。“一地”,即“榴铸童心”教学基地,在临港实验学校教学楼内围绕疆域、历史、文化、精神四个维度,利用电子屏、歌唱吧等现代科技设施开设特色课堂,让课上和课下无缝衔接。“三廊”,即教学楼外的三条长廊,充分展示全区中小学师生创作的瓶盖画、雕塑作品等题材的民族作品,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抬头可看、随手可学、处处能感。“一厅”即篆刻特色展厅,开设篆刻特色教学,用篆刻呈现胶东兵工厂、精致威海等诸多内容,目前展厅陈列了200多枚作品,9件师生作品在北京世纪坛展出。围绕多方面聚力,狠抓队伍建设,用活“三支力量”。党员队伍抓示范引领,28名党员教师带头开发课程资源167节,宣讲50余次,6名党员教师先后赴新疆、甘肃等民族地区支教,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教师队伍抓特色课堂,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抖空竹融入体育大课间,通过主题班会、艺术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学体验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学生宣讲员队伍抓现身说法,利用广播站、现场宣讲等方式,进行专题宣传300余次,宣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典型人物120余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各民族师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全过程铸造创建之源。威海临港实验学校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学科教学、社会实践、节日活动相结合,不断放大全过程浸润的育人效果。

  以课程建设为渠道,丰富教育内涵。威海临港实验学校组织专题学科研讨32次,研发《寻脉黄河 在海观河》《情系方寸 印记中国》等9个校本课程,推动中华民族名曲、名画、名著“三名进课堂”。积极构建“思政学科主学—各学科浸润学—强健体魄学—特色展演学—传统文化学—志愿服务学”六链条学习活动,全流程融入民族自信、家国情怀教育,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点上开花”走向“同向融合”。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利用威海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教育。参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十八里担架道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冲破封锁线”“红色远足”等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各族学生在行走中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以节日活动为载体,凸显创建特色。连续五年开展新年艺术展演、六一文艺汇演等艺术展演活动,全区24所中小学校、1.3万名师生参与开学第一课,自编自演经典节目30余个,其中改编的《万疆》(民族版)将56个民族名称融入歌曲,在全区中小学校广为传唱,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全方位铸就创建之力。威海临港实验学校始终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着力点,聚集多方力量共创民族团结进步品牌。

  建立“点对点”沟通机制。威海临港实验学校定期开展“教师访千家”活动,先后106次走访少数民族家庭,帮助解决家庭教育困惑与难题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民族团结进步观念。建立“手拉手”协作机制。全区各中小学校成立以校长、德育主任带头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学生为主的“石榴籽”宣讲团,先后开展红石榴家长讲堂60余期,惠及11253位家长,让小手拉起大手,带动家庭一起参与。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定期关爱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学生,让各族学生和家长在关爱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深厚情谊。建立“面对面”共创机制。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开放日”活动6次,先后邀请200多名社区、商超等各单位负责人参加,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新疆麦盖提学校结成伙伴校,定期开展“手拉手 心连心 一家亲”的“同上一节课”活动,从文化同根到文明相承,从精神同源到情怀相依,两地学生隔空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力量,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浓厚氛围。

  (通讯员 尹焕凯)

初审编辑:宋阳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