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会在荣成召开

2021-07-14 16:07: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思蕴 通讯员 李钟芸 威海报道

  7月12日-13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会在山东荣成市召开,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司法部等部委相关负责同志、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区)代表、乡村治理领域专家参加会议。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是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共同开展的。试点开展以来,115个试点示范县(市、区)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充分发挥了乡村治理“试验田”的作用。

  会议现场观摩了荣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王连街道信用实践展示大厅、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俚岛镇大庄许家村、夏庄镇甲夼马家村等地,围绕“三治结合筑基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16个试点示范单位代表介绍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新模式、好做法。来自清华大学、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对各地做法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会议交流研讨气氛热烈,互相启发,为各地乡村治理探索新路径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张天佐总畜牧师指出,各试点县市进行的创新实践和探索,在乡村治理重点领域和环节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乡村治理各项工作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借鉴。各地要结合此次会议交流成果,切实加强乡村治理经验的总结和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治理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实落地。

  会上,荣成市就“信用建设+志愿服务”的乡村治理经验做了发言。近年来,荣成市全面推行“信用建设+志愿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互促的乡村治理格局,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荣成市通过抓信用建设制度化,让农村和谐有序。该市在山东省率先建成社会信用体系,为全市60万本地居民、14.3万外来人口、1.2万家企业、2.9万个个体工商户,全部建立信用档案,对邻里互助、好人好事等77项行为给予信用加分,对不文明、不道德等192项行为给予扣分。根据信用积分,配套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市级层面,对积分等级高的个人,给予免费游景区、免费乘公交、贷款免担保等170项信用激励。对农村层面,把村民福利调整为信用基金,依据信用积分“差额式”发放,每个村每季度至少举行1次基金发放和表彰仪式,目前该市778个村全部设立信用基金,总额超过2500万元。

  荣成市通过抓志愿服务制度化,让农村充满活力。该市把志愿服务纳入个人信用赋分,由党委政府牵头成立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发布活动项目,根据时长赋分。农村志愿者从不足5000人,迅速发展到16万多人,基本村村都有志愿队、户户都有志愿者,每月开展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10万人次。

  目前,荣成市已建成463家暖心食堂,覆盖60%的村居,发动3万多名志愿者,为1.2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饭。同时创新“餐前一刻钟”等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用心倾听群众声音,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未来两年,每年还要新增100家左右,覆盖面超过80%。

  在农村“四清”中,该市实现7个月全覆盖,拆除违章建筑11万处、100多万平方米,70%以上的工作量,是群众自主拆除的,后续的长效管护,也由志愿者和群众参与,200多个村退出保洁员。荣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受到国务院大督查激励表彰,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在农村网格治理中,该市发动5.2万名优秀志愿者成为义务网格员,累计解决问题隐患50多万个,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格”。

  经过这几年的扎实推进,荣成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满意度都有了很大提高,“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越来越健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22.8%,农村不文明行为由10%下降到不足1%,该市社会综合信用指数,连续28个月位居全国387个县级市首位。去年,被确定为全国10个、山东省唯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行试验区,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在2019年度、2020年度山东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荣成市分别位居136个县区市的第一、第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殷子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