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美男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频道联合文登区委宣传部推出“红色足迹铭初心 扬帆起航再出发”系列报道,通过实地寻访红色印迹,讲好革命故事,唱响文登儿女勇往直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赞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永生 于霄雁 威海报道
坐落于威海市文登区米山路11号的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校史馆,因其承载着胶东抗战史上的一段烽火岁月,成为无数后人前来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月3日,走进校园,琅琅读书声、奔跑加油声,似乎可以穿越时空,与91年前有志青年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奔走呼喊声遥相呼应。近百年风雨中,青春的火种从未熄灭,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在这里书写壮丽的人生。
走进学校内这栋仿苏式建筑的校史馆,似乎走进那个峥嵘岁月。校史馆坐落在始建于1955年的十一间青石红瓦房,也是学校留下的唯一老建筑。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富有年代气息的文字,勾勒出91年前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的模样。
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有着九十多年的红色校史,它的前身是第七乡村师范学校(七乡师)。1932年,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派,于云亭就任文登乡师筹备处主任,后成为文登乡师首任校长。于云亭与一级学员、首任党支部书记刘家语(谷牧)等共同倡导,建立起“反帝大同盟”“新科学研究会”等进步组织,广泛宣传马列主义。文登乡师一度成为胶东东部革命知识分子的摇篮,成为中共胶东特委开展工作的基地之一,在胶东享有“红七师”美誉。
在历史的血雨腥风中,文登乡师的前进之路也几经波折。1934年春,因叛徒告密,国民党省党部当即命令文登、牟平、威海卫的警察突袭乡师。于云亭、于荣瑞被捕。中共文登特支和七乡师党支部遭到严重破坏。1937年11月,日军入侵中原,文登乡师南迁,行进到临沂,遭日军飞机轰炸,学校被迫解散,师生流离失所……
作为一所学校,这里也曾是知识的殿堂,担负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文登乡师是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并仿照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晓庄师范布置的。文登师范也提出要培养“工农身手、科学头脑、革命精神、健康体魄、艺术情操”的人才。1941至1949年间,在文登师范学习的学生有1400多名,学校为胶东乃至全国的解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东陲教师摇篮之花”。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希望红色基因得以传承,所以我必须把战争年代那些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讲述给我们的后代听。”今年4月27日,96岁高龄的老党员孙佑杰来到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在党史报告会上,孙老的一席话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今年以来,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先后举办了“建党百年,盛世中国”经典诵读比赛、党史知识竞赛、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报告、校园歌手大赛、少儿舞蹈比赛和庆祝建党百年师生书画展,到刘公岛等威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是培养和输送红色革命力量的摇篮,如今的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师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规范化师范学校,荣获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走在夏日的校园里,微风拂面,菁菁校园,美景如画,生机勃勃。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矢志不渝、甘于牺牲,永不褪色的“红七师”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师人奋发向上。红色基因,在这里薪火相传;“红色摇篮”依旧哺育着时代新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美男
坐落于威海市文登区米山路11号的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校史馆,因其承载着胶东抗战史上的一段烽火岁月,成为无数后人前来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月3日,走进校园,琅琅读书声、奔跑加油声,似乎可以穿越时空,与91年前有志青年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奔走呼喊声遥相呼应[详细]
威海市文登区文登营镇沟于家村,位于天福山脚下,村子不大但景致宜人,胶东传统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与周围的山景交相辉映。行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处处都能听到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历久弥新,催人奋进。[详细]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展厅……”6月8日,在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里,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之后,身穿军装的讲解员牛一杰将一段段红色故事娓娓道来。[详细]
6月24日上午,文登区司法局联合威海国际机场和国航威海营业部在威海国际机场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详细]
试件打磨、装配、焊接……6月22日,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焊接技术赛项在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文登职专”)开赛。[详细]
为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文登区三里河小学组织部分学生及教师赴文登区红色胶东馆,开展红色印迹研学实践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