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碧水穿城过,两岸烟柳鱼鸟生” 威海临港区坚持十年治水打造“海绵城市”

2024-04-18 17:34:31 来源:  作者: 宋振铭

  俯瞰威海临港区,全区的生命之河、景观之河和发展之河——林泉河穿城而过,河岸杨柳依依,河上白鹭齐飞,河中鱼翔浅底,步道上也都是休闲放松的群众,勾勒出一幅人与水和谐共处、水与城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自从2014年启动林泉河“一河两岸”湿地修复工程来的十年时间里,威海临港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治水、管水上下真功,扎实推进美丽河湖建设,闯出了一条生态惠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做足“面子”,打通“里子”

  曾经的林泉河仅是一条三米宽的排涝小河沟,虽然没有工业污染,但水域岸线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为此,刚刚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临港区秉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理念,开展系统治理。

  据了解,林泉河湿地工程全长4.8公里,总面积118万平方米,除了开展硬件设施建设,还需要解决周边农业面源污染、水域岸线管理、空间结构等问题,工程巨大,为此,全区上下拿出“钉钉子精神”,高标准开展景观设计与生态治理,打造“治水兴水,人水和谐”的精致景观。

  首先是退养还湿,沟通水系,2015年,临港区投资一亿多元完成河道底泥清淤工程27.1公顷,进行护岸林带景观提升,完成水生植被恢复18.6公顷。“因为周边水库较少,蓄水能力较弱,所以林泉河还承担了蓄水的功能,目前的河道宽度是原来的10倍,以‘海绵城市’的理念来打造。”山东绿苑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军晓说。

  从2018年开始,临港区接续开展林泉河流域道路、广场、公园绿化养护工程,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在这里“上新”,林泉河公园逐渐成为群众的“幸福乐园”。

  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林泉河内里水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近几年,临港区乘胜追击,开展河道综合整治以及水质提升项目,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渗、蓄、滞、净、用、排”六大功能,实施“内源污染治理+生态净化塘+生态沟渠+生态护坡+河湖缓冲带修复”的生态治理工程。

  在治理过程中,临港区也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林泉河经验”:用“U”型植草沟替代传统排水沟和雨水管渠,在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兼具截污净化功能。“在道路修建时,我们选择了透水混凝土道路,实现雨水渗透,避免地表径流,将雨水从源头上留下来、渗下去。”孙军晓说。

  治水从来不是治理一条河那么简单。十年来,临港区严抓工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开展污染全过程防治;对于农作物秸秆、菜叶、畜禽粪便等,采用农田免耕技术、发酵堆肥、沼气净化等方式进行有效利用及处理,还田还园,避免流入河道污染水体;还通过人工复氧、湿地建设等措施对河流生态恢复过程进行主动干预,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经过全方位的综合治理,现在,林泉河水质能够稳定达到甚至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的目标标准,吸引了白鹭、红隼、苍鹰等上百种野生动物来此栖息繁衍,“蝶变”成为集水生生态保护、水质过滤净化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维护“全天候”,休闲“不打烊”

  走在林泉河沿岸,潺潺的流水声携带着清凉的气息钻进每一个毛孔,让人心旷神怡。沿河的亲水平台、交通桥、垂钓台、步道等成为锻炼、遛娃、打卡的好去处。从清晨到傍晚,这里的市民络绎不绝。

  “我在这里住了六七年了,这几年公园、游乐设施都建起来了,这里有水有树,空气都格外好。”家住城南人家小区的居民张建平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跑步锻炼,这里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除了前来游玩的市民,还有一个人的身影也常常出现在这里。作为林泉河湿地公园的村级河长,王剑隔三岔五就会拿着移动执法设备,沿河巡查一番。

  王剑打开“山东河湖长制”APP,他的定位就出现在了地图上。“我们会察看河面还有河岸两侧有没有垃圾,再就是查看河道水质有没有异常颜色,整个湿地保护区有没有违法违规建设,还有就是有没有用电网网鱼的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在这上面反映。”王剑说。

  像王剑这样的“河长”“湖长”,临港区有90名,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让临港区的大小河道、湖泊和水库等实现了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全覆盖。

  加强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更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去年年底,威海市生态环境局临港区分局申请到了2000多万元的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将用于东母猪河临港区段的干流和6条支流进行治理修复。

  项目将综合采用“内源污染治理+生态净化塘+生态沟渠+生态护坡+岸带修复”工艺,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提升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如此一来,将使监测断面的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截、蓄、导、用’并举的再生水利用体系。”市生态环境局临港区分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林茹说。

  经过一系列的水治理创新举措,林泉河逐渐呈现出“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随着环境优化升级和城市经营开发的有机结合,临港区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共促、共赢。

  (通讯员 杨妍)

初审编辑:程永生

责任编辑:郑云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