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王陆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杨小禾 威海报道
10月的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沿线水澈山青,羊亭河湿地公园里荷花嫩蕊摇芳,五渚河畔芦苇摇曳、碧水荡漾……一处处精致景象,是威海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留下的最美“足迹”。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年来,威海坚持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威海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碧海蓝天主色调,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理念有效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比较优势日益突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回看威海“十三五”生态环保优秀成绩单: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威海华夏城成功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威海市在山东省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单项奖励山东省第一……亮眼的生态成绩令市民倍感骄傲。
许广正 摄
“智慧”降尘 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威海港成功地将水泥、磷石膏等十几个采用散货运输方式的货种转化为集装箱运输,有效控制粉尘污染,截至2020年10月,散改集箱量超过1.2万标准箱。”威海市码头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李新明表示。
每天,码头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会准时出现在威海港,对作业区域进行环境巡查。今年,威海港预计建成投运港口空气质量检测站,届时运用互联网智能技术,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对港区大气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控,为港区环保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不局限于威海港一个区域,用于监测静态空气质量的移动“鹰眼”,散布于威海的每一个角落。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发上线物联网车载大气监测平台,将监测设备安装到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资源上,利用颗粒物检测技术、大数据以及移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PM2.5、PM10等污染物的大面积监测。“鹰眼”的“横空出世”,填补了监测盲区,大大提高了治理的精准化和精细化。
在威海市生态环境督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威海市区内的空气质量情况。“车辆行驶在哪个区域,就实时把那个区域PM10、PM2.5的数据每5秒一次上传到平台,快速绘制出整个城市的颗粒物污染云图,从而筛查出大气污染热点网格。”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王桦林表示,“每月定期发放月报和旬报,发向各区市以及相关部门各个道路污染情况排名,让各区市针对污染情况进行整改。”
贺伟 摄
生态就是民生 环境就是福祉
“2016年,我们村成为荣成市第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采用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将户型污水处理器与村庄环境融为一体,既达到生活污水处理的目的,还保留了传统村落的风貌。”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村民王勇热情的介绍道。
俚岛镇烟墩角村共改厕507户,配套污水管道21公里,建设户型污水处理器28台,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6吨。村民厕所、厨房、洗浴等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流入户型污水处理器前端的沉淀井进行泥水分离,然后流入调节池,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处理器进行生化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村内自然沟渠中,汇集成小溪。
村庄东西两侧清澈的小溪将干净的淡水源源不断汇入大海,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总数1万只野生大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这里越冬。想要留住这样的美景光靠一村一地的努力远远不够,还要靠全面的政策与强硬的管理手段。
2021年3月1日,威海市《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按照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生态环境危害程度,实行分类管理,设立了登记管理制度,不仅管住大中企业,也将长期游离于环境监管之外的小微企业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
“排污单位要‘持证排污’,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威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龙连伟介绍道,“违反相关规定的,除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外,还将依法处以5000元到100万元不等的罚款。对无证排污拒不执行停止排污、逃避监管等恶劣行为、情形,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处以拘留。”
截至2020年10月,威海市13个市控以上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100%,1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66.7%,水环境标准达标指数山东省排名第一。
宋刚 摄
建设美丽威海 人人都是行动者
“酵素房是我们社区的‘垃圾中转站’,居民吃剩的果蔬果皮、早市摊贩剩下的菜叶都是用来发酵的原材料,果蔬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可以代替园艺化肥、洗洁剂等。”威海市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祁军玲谈到无废社区建设滔滔不绝,社区内还安置了三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对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有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
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不仅能实现污水、废气、废渣零排放,还能变废为宝?在荣成市固废综合处理与应用产业园中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3台日处理量350吨的机械式炉排炉正昼夜运转。
“垃圾焚烧之后会产生一个非常高温的烟气,带动余热锅炉中的水变成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通过凝结器把残余的热量全部吸收,吸收到热力管网当中进行一个热力供热。”荣成市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环保专工徐航表示。
目前,荣成市固废综合处理与应用产业园每年处理的城镇生活垃圾量能够达到35万吨,年发电量近1.21万度,工业供气量15万吨,供热量约40亿吉焦,能够为120万平方米的地区提供热力供暖。
此外,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在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环翠区全面推开,在荣成市所有镇村试点,到2022年威海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无废城市”走出“威海模式”,首批11个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威海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入选城市。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填埋场4处、生活垃圾焚烧厂3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出台《威海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舒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的生态画卷正在威海徐徐展开。
初审编辑:姚潇雨
责任编辑:王陆见
“威”巍高山,汪洋大海。每到春夏之交,总有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威海,于满目蔚蓝和葱绿之中,感受“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独特风采。[详细]
近年来,威海市将精致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和便民服务各个领域,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威海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详细]
因海得名、依海而兴,海洋是威海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十三五”期间,威海相继获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详细]
一年之计在于春。把蓝图变成现实、将愿景化为实景,说到底要靠勤劳和智慧。近年来,威海苹果、青皮无花果、乳山巴梨、威海大花生……品种多元、绿色安全、营养丰富的威海特色农产品“高调”进入公众视野,从田间地头“摆上”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餐桌。[详细]
新时代呼唤新发展,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威海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详细]
作为山东半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威海不仅有着碧海蓝天的清新感,而且有着紧贴时代的现代感。让本地人留恋,让外地人向往,威海,一直是让人心安的地方。[详细]